这首诗名为《观物偶感》,是明代诗人梁宪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表达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深沉思考。
首句“游蜜自寻王”,以蜜蜂寻找蜂王的行为隐喻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追求,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接下来,“啼鸠逐妇忙”则描绘了春日里鸠鸟求偶的忙碌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生物本能的驱动力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物情各有托”一句,诗人将自然界中的万物拟人化,强调了每种生命形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依托,体现了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和敬畏。紧接着,“龙变孰能量”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探讨了变化背后的深层力量,暗示了自然法则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欲去风云隔,归耕陇亩荒”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饥乌长恋母,绕树几回翔”,以乌鸦对母亲的眷恋,象征着亲情的永恒和生命的连结,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观物偶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