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林钟羽花翁遇旧欢吴门老妓李怜,邀(其一)分韵同赋此词

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闲孤燕。

寄别崔徽,清瘦画图春面。

不约舟移杨柳系,有缘人映桃花见。

叙分携,悔香瘢漫爇,绿鬟轻剪。听细语、琵琶幽怨。

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

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青山远。

被西风,又惊吹、梦云分散。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倦寻芳》。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往昔旧欢的追忆。

"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闲孤燕。"

这里,词人以坠落的酒瓶、破碎的铜镜以及空寂的燕子来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哀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恨井"可能暗指曾经与爱人共饮之处,如今却只能剩下孤独的回忆。

"寄别崔徽,清瘦画图春面。"

词人通过向崔徽告别和描绘自己清减的身影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这里的"春面"是指春天的容颜,亦可理解为青春美丽的面庞。

"不约舟移杨柳系,有缘人映桃花见。"

这两句透露出词人的淡泊名利和对人间真挚情感的渴望。她并不期待豪华的船只,也无需依靠杨柳来系舟,只愿遇到有缘之人,一起赏玩桃花。

"叙分携,悔香瘢漫爇,绿鬟轻剪。"

词人在这里回忆与爱人的离别,心中充满了悔恨。"香瘢"可能是指香气渐散的痕迹,而"绿鬟"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头发已被岁月染绿,即年华老去。

"听细语、琵琶幽怨。"

这句表达了词人在寂静中倾听着琵琶的低吟,心中充满了幽深的怨恨和无尽的思念。

"客鬓苍华,衫袖湿遍。"

词人的头发如同旅途中的枯叶一般萧索,而衣袖则因泪水而湿透,这是对她内心世界的生动描绘。

"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

这里,词人以渐渐衰老的芙蓉花来比喻自己的年华老去,但即便如此,却仍然保持着往昔的风采,值得人们去欣赏和回味。

"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青山远。"

词人将自己的深沉感情与朱红色的门槛相联系,并通过两个愁绪来形容对远方山峦的无限思念。

"被西风,又惊吹、梦云分散。"

最后,词人感受到秋风的侵袭,同时也被惊醒了,那些美好的梦境如同云烟般地消散不见。这是对逝去时光和未来的无奈,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意象构建以及流畅自然的语调,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凄凉犯.夷则羽,俗名仙吕调,犯双调重台水仙

空江浪阔。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湘烟暮合。□尘袜、凌波半涉。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

樊姊玉奴恨,小钿疏唇,洗妆轻怯。汜人最苦,纷痕深、几重愁靥。花隘香浓,猛熏透、霜绡细摺。倚瑶台,十二金钱晕半掐。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宴清都(其一)夹钟羽,俗名中吕调饯荣王仲亨还京

翠羽飞梁苑。连催发,暮樯留话江燕。

尘街堕珥,瑶扉乍钥,彩绳双罥。

新烟暗叶成阴,效翠妩、西陵送远。

又趁得、蕊露天香,春留建章花晚。

归来笑折仙桃,琼楼宴萼,金漏催箭。

兰亭秀语,乌丝润墨,汉宫传玩。

红敧醉玉天上,倩凤尾、时题画扇。

问几时、重驾巫云,蓬莱路浅。

形式: 词牌: 宴清都

宴清都(其四)寿秋壑

翠匝西门柳。荆州昔,未来时正春瘦。

如今剩舞,西风旧色,胜东风秀。

黄粱露湿秋江,转万里、云樯蔽昼。

正虎落、马静晨嘶,连营夜沈刁斗。

含章换几桐阴,千官邃幄,韶凤还奏。

席前夜久,天低宴密,御香盈袖。

星槎信约长在,醉兴渺、银河赋就。

对小弦、月挂南楼,凉浮桂酒。

形式: 词牌: 宴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