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冢宰寿词二首(其一)

天寿还平格,名园独乐中。

朝廷须寇老,启事忆山公。

白日悬名在,浮云过眼空。

定知青史上,人物首山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为尹冢宰所作的寿词之一,通过对尹冢宰的赞誉,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尹冢宰人格魅力和功绩的深刻理解。

首句“天寿还平格”,以“天寿”象征尹冢宰的长寿与德高望重,同时“平格”寓意其行事公正、平和,展现出尹冢宰作为官员的高尚品质。接下来,“名园独乐中”则描绘出尹冢宰在自己的领地或官邸中享受着宁静与快乐的生活场景,暗示其不仅在政界有所成就,个人生活也充满乐趣。

“朝廷须寇老,启事忆山公”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赞扬尹冢宰的才能与贡献。这里“寇老”和“山公”分别指代历史上的杰出官员寇准和山涛,他们都是以智谋和德行著称的人物。诗句表达出朝廷需要像尹冢宰这样的能臣,以及对尹冢宰过去事迹的怀念与敬仰。

“白日悬名在,浮云过眼空”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尹冢宰的名声与功绩。白日象征光明与真实,悬名在表明尹冢宰的名声流传千古;而浮云则代表虚幻与短暂,过眼空则暗示那些短暂的、不实的评价最终会随时间消散,唯有尹冢宰的名声与功绩永恒不变。

最后,“定知青史上,人物首山东”表达了对尹冢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肯定。青史指的是历史记载,首山东则是强调尹冢宰在历史人物中的重要地位,预示着他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象征,高度赞扬了尹冢宰的品德、才能和历史地位,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敬意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尹冢宰寿词二首(其二)

饱玩人间世,苍松晚不彫。

经纶閒国手,华岳想风标。

洛下耆英会,齐东子午桥。

怀贤仍感德,不尽野人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顾都宪竹间书屋

淮之水,去悠悠,君家正住淮水头。

宅边不种凡草木,修竹森森如立玉。

年深春雨长儿孙,遂使长淮比淇澳。

竹间有屋小如舟,积书之多如邺侯。

手开三径谁许到,只有二仲时从游。

我生好竹仍好书,何年归去山中居。

俯看书,仰看竹,家无一钱心亦足。

形式: 古风

赠戴大宾

头发毵毵额半过,十四尚少十二多。

乡书已中异等科。

胸中经史谁告诏,下笔波涛翻浩浩。

老儒缩手称难到。

天之所假信已奇,便与古人争先驰。

慎勿蹉跎若我为。

形式: 古风

送刘都宪廷式巡抚宁夏

北来烽火达甘泉,勃勃城高气势全。

且喜大夫重授阃,悬知子弟总雄边。

汉家旧占河南地,魏国犹屯许下田。

但使折冲樽俎上,奇功何必勒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