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其一)

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

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春风何时才会吹来,柳树已经展现出这般嫩绿。
山中的时光流逝无声,或许只有农具(耜)能告知岁月的更迭。
牧童穿着蓑衣,唤醒正在吃草的牛,四周是青翠的水汽弥漫的景色。
唯有我头上的白发,春风似乎无法触及,无法带来生机。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柳色:柳树的新叶,象征春天的到来。
山中不知年:形容山中时间流逝不易察觉。
耜:古代农具,用于耕田。
鸣蓑:牧童穿着蓑衣发出的声音。
青青:形容水边草木茂盛的绿色。
烟水:雾气笼罩的水面,形容景色朦胧。
头上霜:指白发,象征年龄。
春风不吾以:春风不能给我带来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开篇“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两句,通过对比春风的到来与柳树颜色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期待和等待的情绪。

接着,“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不再关注世俗的时间概念,而是通过农事活动感受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或告以于耜”,指的是可能通过耕作来感知四季更替,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态度。

中间两句,“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则是对山中生活场景的描绘。鸣蓑即鸣蝉,指的是夏天特有的虫鸣声;“起饭牛”表明耕作已经开始,春意盎然;“青青渺烟水”则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水流潺潺的景象。

最后两句,“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通过对比春天温暖气息与诗人头上的白发,表达了岁月易逝和个人的衰老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心境。春风虽已到来,但对于诗人而言,它似乎已经无法再带给他年轻时的活力和激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溪行(其二)

烟埋草堂路,雨暗梅花村。

起寻南溪翁,隔此一水浑。

独酌固自佳,业已携山尊。

我醉即翁醉,何必亲与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三峡巴江水,何年离尔群。

艰难俱未免,清切不堪闻。

羁旅仍春浦,愁怀况暮云。

尚思灵涧冷,萝茑月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简王尉

买书终欲寄幽村,槿树篱遮水际门。

满听秋声移竹母,径眠明月枕桐孙。

诸公未逸市朝累,六籍坐为场屋昏。

有客不来吾亦病,欲推此语与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简王尉借书画

雪屋灯寒费廿年,春皋悔不早归田。

书无灵圣今犹尔,句有神奇亦偶然。

如此溪山那得酒,幸而风月不论钱。

三三习气除难尽,忽忆朱家书画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