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

瑟瑟复潺潺,朝宗去不还。

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

影浸仙娥面,波涵织女鬟。

饮猿清满掬,渡鹿冷侵斑。

北润深通洛,东奔崄叩关。

灌园萦似带,漕硙曲如环。

夜枕惊幽梦,秋汀照病颜。

玉膏分地脉,银汉落人寰。

漱石藏青鲤,崩沙聚白鹇。

村桥微雨后,岸树夕阳间。

翠涨新萍绿,红浮败叶殷。

贰车时濯足,来伴钓翁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川风光图,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开篇“瑟瑟复潺潺,朝宗去不还”两句,通过对流水声响的描写,勾勒出一派清远之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别不归的哀愁。

“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中,“和云”与“喷雪”相映成趣,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万象变化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接下来几句:“影浸仙娥面,波涵织女鬟。饮猿清满掬,渡鹿冷侵斑。”通过对水光、山色以及动物活动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之中。

诗中“北润深通洛,东奔崄叩关”两句,展示了河流的奔腾不息,给人以力量与广阔的感觉。而“灌园萦似带,漕硙曲如环”则是对水系地形特色的描写,不仅映现出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后半部分“夜枕惊幽梦,秋汀照病颜。玉膏分地脉,银汉落人寰。”通过对夜晚、秋光以及天文景观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思索。

诗末几句“漱石藏青鲤,崩沙聚白鹇。村桥微雨后,岸树夕阳间。翠涨新萍绿,红浮败叶殷。”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更新和季节更迭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云水、动物活动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秋天自然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五老化流星诗

五老知符命,皤然共效灵。

游河方告瑞,入昴忽为星。

接武传歌咏,翻身上杳冥。

来同聚井数,去作种榆形。

鹤发光难认,龙图兆可听。

至今依列宿,高印远天青。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五老峰

矗矗拂星榆,峥嵘与众殊。

精灵奔昴宿,神异载河图。

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趋。

绿萝供组绶,清籁献笙竽。

泄雨遥沾华,堆岚下照蒲。

僧窗分未足,郡阁占应俱。

漠漠云交袂,霏霏雪映须。

巨灵羞用壮,玉女愿为奴。

磊落工难画,参差德不孤。

儿孙溪石小,几杖涧松枯。

洞鄙三茅隐,山嫌四皓逋。

分形皆自立,倒影要谁扶。

将数惭同汉,臣名合赞虞。

嵩峰真树党,天柱太无徒。

安得随人意,移将近帝都。

吾君南面处,万岁一齐呼。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东风解冻诗

习习气初通,峨峨势自融。

渌波归旧水,寒片漾和风。

暖想千溪绽,吹疑一夜空。

鹭翘休映白,鱼跃乍翻红。

缯裂方塘上,琼流巨壑中。

漪涟还浩渺,须赖济川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四时和为玉烛诗

尧舜钦天日,羲和正历时。

铜浑列辰象,玉烛照华夷。

真宰潜能秉,飞廉讵可吹。

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

衔处非龙首,燃来岂凤脂。

皇明方比盛,鉴物自无私。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