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十四首(其八)

蒹葭一方。烟霞趣长。荷衣蕙带徜徉。有先生草堂。

松荒菊荒。猿亡鹤亡。后人凭吊苍凉。剩空山夕阳。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凄凉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蒹葭”开篇,蒹葭是芦苇的意思,象征着自然界的初生与清新,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别的情绪。“烟霞趣长”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烟霞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悠长而神秘。

接着,“荷衣蕙带徜徉”描绘了人物的行踪,荷衣指的是荷叶做成的衣服,这里借指穿着朴素、亲近自然的隐士形象;蕙带则是用蕙草编织的腰带,同样象征着高洁与自然的融合。整个画面中的人物似乎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漫步,与自然和谐共处。

“有先生草堂”点出了一个隐居者的居所,草堂简朴而宁静,暗示着主人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随后的“松荒菊荒。猿亡鹤亡”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的怀念。

“后人凭吊苍凉”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历史的长河,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为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到哀伤和怀念。最后,“剩空山夕阳”收尾,空山意味着一切繁华与喧嚣都已过去,只剩下夕阳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人以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醉太平十四首(其九)

金戈铁骢。腰闲角弓。男儿束发从戎。战阴山朔风。

将军数穷。功高不封。沙场多少英雄。只幽磷自红。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醉太平十四首(其十)

鱼租鸭租。生涯有馀。半村半郭家居。种千头木奴。

田园未芜。青山未枯。柴门临水如初。问衰翁在无。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醉太平十四首(其十一)

居奇取盈。持筹最精。拥场十载经营。喜黄金满籯。

锥刀枉争。门庭早更。横财三十炉成。铸何人姓名。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醉太平十四首(其十二)

蛮争触争。瓜分几城。居然风雨神京。筑郊坛九成。

杞天易倾。山河废兴。南唐北汉荒陵。付农官耕耘。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