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十四首(其十二)

蛮争触争。瓜分几城。居然风雨神京。筑郊坛九成。

杞天易倾。山河废兴。南唐北汉荒陵。付农官耕耘。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鉴赏

这首诗《醉太平十四首(其十二)》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京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沧桑之感。

“蛮争触争,瓜分几城”,开篇即以“蛮争触争”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接着“瓜分几城”则暗示了战后领土被分割的情景,展现了历史上的动荡与变革。

“居然风雨神京”,“神京”指京城,此句通过“居然风雨”描绘出京城在风雨中依然屹立不倒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坚韧与不屈。

“筑郊坛九成”,“郊坛”是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九成”则表示筑坛的规模宏大,体现了对天地的敬畏与祭祀的隆重。

“杞天易倾”,“杞天”出自《左传》,比喻国家危亡,此句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担忧与感慨。

“山河废兴”,“废兴”意味着山河的兴衰更替,反映了历史的循环与变迁。

“南唐北汉荒陵”,“南唐北汉”指的是历史上两个并存的政权,而“荒陵”则描绘了这些政权消逝后的遗迹,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变迁。

“付农官耕耘”,最后两句将历史的遗迹交由农官耕种,寓意着历史的痕迹虽已消失,但土地依旧承载着生命与希望,展现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延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人类文明的脉络。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醉太平十四首(其十三)

瑶篇玉函。真金细参。丹成鸡犬同沾。跨青鸾两三。

仙踪易淹。劫灰又添。赤松桂父深潜。换唐朝吕岩。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醉太平十四首(其十四)

书生自怜。芸窗十年。也曾献赋金銮。奏长杨一篇。

光阴走丸。前游惘然。世间万事如烟。拟空山坐禅。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齐天乐.湖楼夜闻枭声甚恶

小楼已自荒凉甚。乖音又来孤枕。

鹤欬秋山,鲇啼夜涧,少有如伊凄紧。初听未审。

已银烛光沉,铁箫声噤。

独倚危栏,玉楼寒粟起难禁。

哀鸣何太自苦,想枯桑老秃,零落无葚。

贾傅工愁,齐侯善痁,被尔雄心消尽。挑灯暗哂。

笑赋鹏词酸,禳鸮人窘。起抚龙泉,怪鸱俄远引。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木兰花慢

问南朝旧事,只离恨、不销磨。

想五国城中,九哥传语,毕竟蹉跎。风多。

任吹不转,笑官家枉托孟婆婆。

那比茅檐腊鼓,迎神来听新歌。凭他,吴越干戈。

工作合、惯调和。看绿衣、执鼓蓬头不帻,笑面微酡。

关河。玉门万里,仗神风一夕转明驼。

从此林间鸟语,声声只唤哥哥。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