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达旦为蛙所聒

万数鸣蛙暑雨天,此声何必问憎怜。

周公忍事肠三斗,寄怒犹烧牡菊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盛夏雨季,无数的蛙鸣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声音何需在意他人的好恶呢。
周公忍受着烦心之事,内心苦闷如同肠中积聚了三斗之多,他的愤怒甚至化为焚烧牡菊的烟雾。

注释

万数:形容数量极多。
鸣蛙:蛙类在夏天发出的叫声。
暑雨天:炎热的雨季。
憎怜:喜欢或讨厌。
周公:古代贤臣,此处借指有忍耐力的人。
忍事:忍受烦恼的事情。
肠三斗:形容极度的痛苦或愁苦。
寄怒: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事物上。
牡菊烟:象征性的表达,可能指焚烧的烟雾,也可能暗指心中的愤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持续到凌晨的暴雨之夜,蛙声此起彼伏,宛如千军万马齐鸣。"万数鸣蛙暑雨天"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夏日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紧接着的"此声何必问憎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接受与理解,似乎在说,这种声音不必多加解读,它就是一种纯粹的存在。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情绪发生了转折。周公忍事肠三斗,出自《左传》,是关于周公旦对待朝政时的心胸宽广,能容忍各种非议。而"寄怒犹烧牡菊烟"则是在比喻诗人内心的愤懑之情,虽已有所平复,却依旧如同被风吹过的残烟,不易散去。这里的"牡菊"是一种带刺的植物,被用来比喻那些难以排解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和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深沉与波折。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冒雨出省示同舍

簇云丝雨共凄迷,红日应衔苑树西。

陌上绛涂深几许,羸骖无锦可障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庭树

岩曲孤根为底来,婆娑生意画云开。

霜繁露重樛枝落,借问于今材不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故池

几曲春渊逗碧塘,翚檐沙版照波光。

多年不浴荀池凤,戏鹜时时下夕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日会连舜宾别墅

枌榆乡社转春蹊,坐荫芳林日欲西。

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