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耒所作,名为《邓慎思学士挽词》。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念逝者的挽歌,其中蕴含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青衫献赋逢知己”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故人在文学上的交流与共鸣。青衫象征着文人的清贫,而献赋则是指赠送文章以示友谊,这里强调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白首耽书还误身”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故人对学问的执着与投入。白首意指年老,耽书则是形容沉迷于书籍之中,这里传递出了一种为知识而忘我的可敬态度。
“名著道山传故事”一句,以故人的作品比喻为名山大川,其影响力如同古代的名山巨川,流传后世。同时,“政行两郡泣遗民”则表明故人在官场上的清正廉洁,以及其治理之恩惠深受百姓爱戴。
“文成典午群疑泮”一句,通过对故人的文学成就的肯定,展示了诗人对于故人学识与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诗和少陵佳句新”则是指故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才能,与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少陵”杜甫相提并论。
最后两句,“叹息苦身成底事,湖坟宿草已愁人”,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逝去感到深深的哀伤和怀念。这里的“苦身”指的是故人生前的辛劳与艰难,而“湖坟宿草”则是对故人安息之地的描绘,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挽歌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故人的高尚品格与学术成就,以及其生前所受的尊崇与逝世后的永恒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