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上之回,驾云车。格皇心,隆帝图。上之回,来甘泉。

仁圣德,万邦传。上之回,临三关。走九夷,服八蛮。

上之回,归明光。千万年,乐无疆。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帝王巡行天下的壮丽景象与宏远志向,充满了对帝王英明与国家繁荣的颂扬。

“上之回,驾云车。”开篇即以“上之回”点明主题,帝王巡行归来,乘坐着象征神灵与尊贵的云车。云车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形容帝王或神仙所乘之物,隐喻其超凡脱俗的地位和能力。

“格皇心,隆帝图。”接下来两句,诗人赞美帝王的心怀广大,如同天地般包容万物;同时,帝王的治国方略也如日中天,辉煌而稳固。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帝王的内心世界与治国策略比作太阳,既形象又富有深意。

“上之回,来甘泉。”甘泉,古代指皇家园林,此处借指帝王返回皇宫。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帝王归来后的安逸与尊荣。

“仁圣德,万邦传。”帝王的仁德与圣明,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更影响到了四方万邦。这不仅是对帝王个人品德的赞誉,也是对其治国理念和影响力的肯定。

“上之回,临三关。”三关,古代指边防要塞,此处象征帝王巡视边疆,维护国家的安宁与统一。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帝王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与决心。

“走九夷,服八蛮。”九夷、八蛮分别指古代的少数民族部落,这里形容帝王的威望和影响力已经遍及四面八方,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臣服于帝王之下。这体现了诗人对帝王统一天下的理想和抱负。

“上之回,归明光。”明光,可能是指皇宫中的明亮光芒,也象征着帝王归来后皇宫的辉煌与荣耀。这一句表达了帝王归来后皇宫的盛大欢迎场面。

“千万年,乐无疆。”最后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帝王统治长久、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乐无疆,意味着快乐无穷尽,象征着帝王的统治给国家带来了永恒的和平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帝王巡行天下的描绘,展现了对帝王英明、国家繁荣与和平的颂扬,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语言华丽,情感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索百草斑,黄沙飘飒青海湾。

食人昔从征西班,一去十载不知还。

惊飙传檄云霄间,胡尘渺浩难重攀。

昨日寄我双玉环,万里相将道路艰。

我欲为君整双鬟,空闺憔悴摧朱颜。

心如车轮不暂闲,不觉涕泪衣斑斓。

征人一一归故山,尔独何辜阻玉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燕歌行二首(其二)

秋山摇落秋夜长,皋兰寂寞被凝霜。

中夜起视明月光,蟪蛄蟋蟀鸣我房。

良人远游在他方,道路一望阻且长。

闻君有期归故乡,为君旭日修新妆。

锵锵佩环曳鸣珰,盈盈移步来中堂。

望君不见心彷徨,不觉泪下沾衣裳。

忽见云间双凤凰,长天万里同飞翔。

安得羽翼同颉颃,延颈悲鸣到君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出塞曲

壮士怀慷慨,高义贯长虹。

甘心报国雠,挟矢忘厥躬。

远望边尘起,万里扬悲风。

拔剑出门去,驱驰远从戎。

昔为千人英,今为万夫雄。

单于来接战,杀气冲苍穹。

黄尘不可见,白日忽以蒙。

一战雁塞清,再战龙庭空。

归来报天子,献捷甘泉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长相思

凉飔起高阁,凝露被华滋。

庭前有玉树,冉冉寒风吹。

摇落怆中怀,芬芳难独持。

嗟彼阴阳速,叹此颜英衰。

揽衣起太息,惆怅妾心悲。

君心妾不见,妾心君讵知。

尺书不我有,何以慰别离。

俯视清川流,仰视白日驰。

愿随白日景,照君见光仪。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