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驿晚晴

但乞微阴趁旅程,出门更喜晚来晴。

不多斜日依山下,无数寒松送客行。

碌碡草枯平野静,陂塘潦尽小舠轻。

昨宵风雨兰江梦,心迹虚堂感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晚晴之景,细腻而富有画面感。首句“但乞微阴趁旅程”,以微弱的阴云衬托出旅途的氛围,既不显过于明亮也不至于过于昏暗,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期待的旅程心情。接着,“出门更喜晚来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转变的喜悦之情,晚晴的到来为旅途增添了几分轻松与愉悦。

“不多斜日依山下”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不多的余晖依恋着山峦,渲染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美。紧接着,“无数寒松送客行”则将自然界的寒松拟人化,它们仿佛是忠诚的守望者,静静地陪伴着旅人前行,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碌碡草枯平野静,陂塘潦尽小舠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晚晴下的自然风光。碌碡(古代农具)旁的枯草与寂静的平野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荒凉而又宁静的美。陂塘中积水已尽,小舟轻盈地漂浮,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最后,“昨宵风雨兰江梦,心迹虚堂感濯缨”两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昨夜风雨中的兰江梦,与眼前的晚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人的心绪更加复杂。在空旷的厅堂中,诗人仿佛在洗涤自己的心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净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晴之下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25)

叶在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贫家除夕词

未必新吾异故吾,一年赢得几茎须。

长恩已却年来祭,如愿难应世上呼。

宿债久逋门不闭,余囊可数酒还沽。

瘦妻莫问新春甑,且待明朝判有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白水河观瀑

截坂卧芳甸,蓄势停奔泉。

寻源极窈窕,凿坎客盘旋。

朝阳漱六英,颢气流芳鲜。

岩石迸玉色,洗髓无岁年。

冰绡皓以张,缟带扬风前。

玉佩长陆离,双垂若斗妍。

深潭染浓碧,嘘沫浮云烟。

琴筑厉高响,细涧收么弦。

触耳听已莹,旷想心冷然。

风尘有倦思,盘陀净可眠。

濯发散高咏,秀撷天台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辛丑五月,闽中疫作,死者数万。村居假息,风雨中溪水暴涨,适听水老人寄示:报君常招看鉴亭荷花,诗未有见及之语,并痛刘李二生之亡,依韵奉和

老来空心如空城,病后寸鬓成枯茎。

村居畏尘不畏水,红蕖白鸟吾同盟。

五月朅来入南郭,道旁疫死尸纵横。

嗒然归卧六十日,一日一念皆百惊。

复闻城中水大至,平地顷刻成重瀛。

两岁凶灾亲眼见,伤害人物如刀兵。

天公不仁不敢怨,谁敛众泪归诗清。

螺江老人吟寄我,念我劳苦鲂鱼赪。

鉴亭荷花我所愧,当风至死真香英。

爱而不见采已晚,公有铅水如河倾。

我贫无句诉真宰,岂谓天地终无情。

明朝风雨势稍止,轻舠同数邮签程。

碧筒余芳正待醉,过此万柄攒秋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七月十五夜,同听水、叔毅螺江泛月,叠前韵一首并柬君常

看竹入村莫入城,爱莲赏花莫赏茎。

过时失地始则悔,来补秋事寻幽盟。

主人三两联臂出,岸侧已有扁舟横。

水禽夜静汝好睡,安用云际鸣相惊。

同居忧患那忍触,嗟我去岁未死兵。

今夜月明心上阔,顿觉冥涨生沧瀛。

濛濛百步回望里,君家烟树虚且清。

桄榔无花有高影,下覆楼火摇微赪。

雨余江气乍清肃,早晚岩桂飘金英。

沾衣霜露不足惜,但恐河汉垂垂倾。

坐怜鳌峰灯影底,张侯北涕哦诗情。

吾曹用意取疏散,文字驱迫如官程。

方山浸江转深黑,回棹谁掠菰蒲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