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蝉在凋零的槐树枝头鸣叫,槐叶已变黄,石榴熟透了,却因即将来临的寒霜而忧虑。
晚霞映照下的紫色鹦鹉粟,像被流光染过,黄色蜡纸包裹着红色的葫芦瓢。
冰晶般的玉器中,仿佛含着露水,斑斓的色彩如同湘娥哭泣时的眼泪。
年轻的女子新婚时特别喜欢酸甜的食物,她一口咬破那如水晶般清亮的果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秋季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蝉噪秋枝槐叶黄,开篇便以蝉鸣和槐树黄叶营造出一个秋天的氛围。蝉在秋季鸣叫,是秋意盎然的象征,而槐叶之黄,则是秋色的一部分,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敏锐感知。

石榴香老愁寒霜,石榴之香,往往在深秋时分外露,此处用“香老”来形容,更添了一份岁月的沧桑感。同时,“愁寒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寒冷季节的不适。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流霞包染”可能是指月光或星辰的映照,而“紫鹦粟”则是一种宝石,常用来形容珍贵而又细小的事物。黄蜡纸裹红瓠房,是对灯笼的一种描绘,这里的“红瓠房”很可能是指秋季的瓜果,或者是装饰用的灯笼。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诗人通过对器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玉刻冰壶,是一种精美绝伦的器具,而“含露湿”则是由于夜晚的凉意或是室内的温度变化所致。“斓斑似带湘娥泣”,将器物与古代美女相比,既形容了器物的精致,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代的怀念和悲哀。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最终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萧娘”指的是年轻的女子,“初嫁”是指她刚刚出嫁,而“嗜甘酸”可能是形容她对生活的不适应或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嚼破水精千万粒,则是一种比喻,用以形容她的哀愁和痛苦,仿佛每一滴泪都蕴含着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生命流逝、美好事物易逝去的无奈与惆怅。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杂体诗(其一)夜会问荅十

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

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体诗(其二)夜会问荅十

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

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祗爱黄金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杂体诗(其三)夜会问荅十

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玉皇仙驭碧云远,空使松风终日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体诗(其四)夜会问荅十

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