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台怀古

凤皇台前山色古,凤皇已去今平土。

雕梦绣柱非昔时,月白连营宿貔虎。

登高四顾何壮哉,金陵形胜自天开。

酒星不见李太白,何人与倾三百杯。

拒霜卷红秋草绿,尚想英雄起相逐。

山河万古一金瓯,宫殿中天开玉烛。

元嘉之事安足谈,琅琊法尧终可惭。

葱葱佳气今复见,黄旗紫盖天东南。

当垆小姬字桃叶,笑我重来发如雪。

相逢莫惜千金裘,五夜喙箫醉明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凤皇台怀古》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通过描绘凤皇台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豪杰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凤皇台前山色古”,以“凤皇”点题,引出怀古之意,山色古朴,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接着“凤皇已去今平土”,凤皇虽已远去,但留下的痕迹却依旧清晰,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难以抹去。

“雕梦绣柱非昔时,月白连营宿貔虎。”描述了昔日辉煌不再,只有月光下连营的军士,象征着往日的英雄豪情。这里运用了“雕梦绣柱”这一意象,形象地表现了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

“登高四顾何壮哉,金陵形胜自天开。”登上高处,四下望去,金陵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这句表达了对金陵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辉煌的怀念。

“酒星不见李太白,何人与倾三百杯。”李白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豪放不羁的形象与饮酒的场景在这里被提及,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和对李白的怀念。

“拒霜卷红秋草绿,尚想英雄起相逐。”“拒霜”在此处可能指代某种植物或景象,与“秋草绿”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英雄时代的逝去。而“尚想英雄起相逐”则表达了对英雄时代英雄并肩作战的怀念。

“山河万古一金瓯,宫殿中天开玉烛。”山河稳固,如同金瓯,宫殿高耸入云,象征着国家的稳固与繁荣。这里使用了“金瓯”和“玉烛”的比喻,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待。

“元嘉之事安足谈,琅琊法尧终可惭。”引用历史典故,提到元嘉年间的事迹不足为谈,而琅琊王法尧的行为则令人感到羞愧。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行为的评价,以及对道德标准的思考。

“葱葱佳气今复见,黄旗紫盖天东南。”“葱葱佳气”形容自然环境的美好,与“黄旗紫盖”象征帝王之气,表明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当垆小姬字桃叶,笑我重来发如雪。”“当垆小姬”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场景,与“桃叶”相关联,可能是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桃叶。这里通过“发如雪”表达了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相逢莫惜千金裘,五夜喙箫醉明月。”结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佳肴,共赏明月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中烈妇行

出门何匆匆,姑行妇及从。

萧条百里外,但见旌旗红。

东家破柱索珠玉,西家夫死无人哭。

凤皇中道忽相失,豺虎满城谁敢触。

仰天天高,局地无泉。白刃如雪,马屯塞川。

乍可玉碎,宁能瓦全。旁人还共悲,妾死犹生年。

云中之英,雪峰万仞同崭然。

形式: 古风

题倪云林木石

东海倪迂十年别,昨日朱颜今白发。

作诗作画犹未休,酒后挥毫见三绝。

缘江白屋知几家,参天古木僵龙蛇。

苍皮半死或垂瘿,赤叶未脱都成花。

我知用心亦独苦,众史庸奴焉足数。

英华已剥馀本根,老气尚存冰雪古。

形式: 古风

毛女辞二解(其一)

一叶为衣双足赤,何年入山不火食,宫中歌舞犹能忆。

犹能忆,空徘徊,白日晚,阿房灰。

形式: 古风

毛女辞二解(其二)

凤皇钗脱鸟云亸,红叶花鲜还自把,朝朝暮暮南山下。

南山下,千万年,不采药,能神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