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
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
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送知全禅师南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出发远行者的祝愿和自己留守的孤独感慨。诗中“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两句,设置了一种盛大的氛围,说明知全禅师在京城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其教诲吸引了无数人倾听。
接下来的“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描绘出季节交替的景象,北方已经降雪,而知全禅师南行之地树木尚绿,这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对比,更隐喻了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和境遇。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则是对知全禅师修炼佛道的形象描绘。夜晚时分,在高山之巅进行禅修,与明月相伴;而到了秋季,则在清澈的溪潭中汲水,似乎连星辰也能触动。这两句表达了知全禅师对佛道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全禅师归期不定的担忧,以及自己孤独留守时的心境。如同那只停落在高空中的孤独鹤,诗人的心情也格外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的描写,既表达了对知全禅师的敬仰,也流露出了诗人自身的情感波动,是一首集祝愿、送别与自我情怀于一体的佳作。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
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
明王下徵诏,应就碧峰开。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
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
候吏赍鱼印,迎船载旆旌。
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独来朝市笑浮云,却忆烟霞出帝城。
不说金丹能点化,空教弟子学长生。
壶中泻酒看云影,洞里逢师下鹤迎。
料得仙家玉牌上,已镌白日上升名。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
厉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
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