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后土庙琼花香如莲花落不著地丙子一夕大雷雨失花所在相传以为上天云

朔风吹沙淮浪白,二十四桥沉冷月。

颠雷夜半撼芜城,雪萼琼丝破空碧。

金瓶岁岁献君王,玉罂泛酒莲花香。

明光殿闭沙漠远,人自无情花断肠。

落蕊飞天识天路,何如拔树飞升去。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江南俘客吟如叫,想像裁词不成调。

天宫夜宴按霓裳,玉女擎花紫皇笑。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风吹过,扬起淮河的浪花,月色在二十四桥上显得凄冷。
半夜的惊雷震动着芜城,雪花如丝,穿透碧空。
每年金瓶献给君王,玉罂盛酒,莲花香气四溢。
明光殿深锁,遥远的沙漠隔绝了人间,即使花儿也感到心碎。
凋落的花朵似乎在空中寻找天路,不如拔地而起,直上青云。
唐昌的游女再次归来,城中只售卖琼花露。
江南被俘的诗人吟唱如泣,词句难以成章。
天宫的夜宴中,仙女们伴舞霓裳,紫皇(皇帝)面带微笑赏花。

注释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淮浪:淮河的波浪。
沉冷月:凄冷的月亮。
颠雷:半夜的雷声。
芜城:古代城市名,这里代指荒凉之地。
雪萼琼丝:比喻雪花洁白如玉。
金瓶:贵重的容器,常用于献礼。
玉罂:玉制的酒器。
明光殿:宫殿名,象征皇权。
沙漠远:形容距离遥远。
落蕊:凋落的花瓣。
天路:天空之路,比喻通往仙境的道路。
琼花露:珍贵的花露。
江南俘客:被俘虏的江南人。
霓裳:古代宫廷乐曲。
紫皇:古代神话中的天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后土庙中琼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带来的变化。"朔风吹沙淮浪白",开篇以风沙与淮水的描绘,烘托出环境的荒凉与冷寂。"二十四桥沉冷月",二十四桥映照着清冷的月光,更显凄清。

"颠雷夜半撼芜城",雷声震撼古城,暗示风雨欲来。"雪萼琼丝破空碧",形容琼花如雪般洁白,如丝般轻盈,随风飘散,给人以空灵之感。"金瓶岁岁献君王",表达对琼花的珍视和敬奉,"玉罂泛酒莲花香"则写出宴饮中的奢华与琼花的香气。

然而,"明光殿闭沙漠远",暗示庙宇的封闭与外界的隔绝,"人自无情花断肠"则流露出对琼花命运的惋惜。"落蕊飞天识天路",琼花飘落,似乎预示着其神秘的消失。"何如拔树飞升去",诗人想象琼花如仙子般升天而去,留下人间遗憾。

"唐昌游女再归来",引用传说,期待琼花能再次盛开,"城中只卖琼花露"则表达了人们对琼花的怀念和渴望。最后,"江南俘客吟如叫",通过江南俘虏的悲歌,反映出人们对于失去琼花的哀伤。"天宫夜宴按霓裳"和"玉女擎花紫皇笑"描绘出天宫中的欢乐场景,与人间的失落形成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琼花的盛衰,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历史背景,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早禾田

雨雨不肯止,倒泻春江涛。

可怜龙公苦,甚我行路劳。

长陂不可涉,攀岭如猿猱。

忽然出夷旷,行人何滔滔。

馆定访我友,醉我软脚醪。

翻思昨暮秋,有酒安可逃。

诸少森玉立,俊秀非儿曹。

示我近所作,亦复吹其毛。

人生有乘除,理不差秋毫。

岂非昨者厄,故有今者遭。

归来弛然卧,梦中亦陶陶。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次韵刘耘庐

江南有故事,极热介秋夏。

空斋得幽景,众绿天所画。

对景惬余情,谈文及兹暇。

山风吹池月,不似城中夜。

百年易过花,万事庶生蔗。

羲和如走马,疾急不可靶。

何妨奴严光,讵肯吏侯霸。

一笑且披襟,新凉自无价。

形式: 古风

次韵张天从

文字于吾身,有如病枝指。

晚思逃天刑,日自参佛髓。

近虽迫老病,颇已了生死。

吾犹说故吾,我已觉今是。

卿云从天来,五色光透纸。

斯文亦厌老,此事尽逊子。

好秋行当中,明月照白水。

谁能访穷山,诗酒相料理。

惟当吟君诗,永夜对明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其四)

世变如江河,不知何时止。

芸芸生其间,有如赴海水。

乾坤一大瓮,岁月等流矢。

公言信可感,流辈乃尔耳。

古来文章家,传者十数子。

磨灭十八九,谁复知姓氏。

要为不朽计,圣贤事在己。

勖哉立其心,食鱼何必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