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县宋玉墓

山色溪声马上增,古坟一半属鄢陵。

路随云梦春风满,月入湘潭秋水澄。

野鸟欲依杨柳树,繁花尽结款冬藤。

菉蘋江汉悲寒食,过客清明泪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宜城县宋玉墓周围的自然景色与氛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首联“山色溪声马上增,古坟一半属鄢陵”,以山色和溪声的自然美景衬托出古坟的静谧与历史的沧桑。山色与溪声在行进中逐渐丰富,而古坟则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其中一半可能属于鄢陵,暗示着这片土地的历史连绵不断。

颔联“路随云梦春风满,月入湘潭秋水澄”,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道路蜿蜒,仿佛与云梦相连,春风满溢,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月光洒落湘潭,秋水清澈,又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同时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颈联“野鸟欲依杨柳树,繁花尽结款冬藤”,聚焦于具体的景物与生物,野鸟似乎在寻找栖息之所,选择依附于杨柳树,而繁花则与款冬藤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生态图景。这一联通过动植物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关系。

尾联“菉蘋江汉悲寒食,过客清明泪不胜”,将情感推向高潮。菉蘋江汉,寒食清明,这些传统节日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引发了对逝去时光与历史人物的深深怀念。过客在此,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哀思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103)

梁朝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 籍贯:广东番禹
  • 生卒年:1620-1646

相关古诗词

泊樵舍与莂公宅师谈金轮旧事有感

未将肃爽向伊呈,刚道锋铦劈面迎。

一滴未消巴蜀雪,寸机方动晋阳枰。

太行方叠疑山出,黄木千寻障海泓。

为问金轮阿育塔,莫疑因果煞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熊心开杨海门张莂公曾宅师刘观复入黄岩谒空和尚道开先寺寺石壁有吴道子镌观音像王伯安平宸濠纪功文

湖上金风滞鼓鼙,征衣秋水净禅栖。

雨花初地纷龙藏,落叶空林驻马蹄。

指月画师深碧藓,淩烟司马记丹梯。

紫云如盖双峰顶,缥渺黄岩托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长至后十日蒋吾翮吾章叶孺韬仲含钱次倩阮维寿诸兄弟集石巢夜饮时孺韬方至自太平予亦将归广州矣

钟离久客赋归与,瓜步青尊逼岁除。

□癖人疑玄晏迹,黑髯君见穆陵书。

清秋贝叶明萧寺,残腊雕虫到石渠。

四顾神州谈去处,后时音问托江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上巳前十日微雪夜酌石巢示熊伯子桧仲子柏季子椿司马心开原籍蜀泸避乱寓楚三子两母一泸一蕲时生陟屺之叹诗以慰之(其一)

家山封树梦新樊,鞠旅怀归未忍言。

细柳朱旗看白日,长镵青史度黄昏。

蜀山楚水愁予室,菉竹寒松誓自存。

未灭匈奴司马病,知无桑土及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