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采石

始饮秦淮水,已湔京洛缨。

自嫌尘土迹,恐污江山清。

太虚淡秋影,霜物尤疏明。

拟问白云公,贳此秋岩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初次品尝秦淮河的水,已经洗净了京都洛阳的尘埃。
我自觉沾染了世俗的痕迹,怕会玷污这山水的纯净。
广阔的天空映照着秋天的光影,寒霜中的万物显得格外清晰明亮。
我想要询问那住在白云间的仙人,能否借我这秋天的山岩来耕种。

注释

始饮:初次品尝。
秦淮水:秦淮河的水。
湔:洗涤。
京洛:京都洛阳。
缨:冠带上的装饰。
尘土迹:世俗的痕迹。
江山清:山水的纯净。
太虚:广阔的天空。
淡秋影:秋天的光影。
霜物:寒霜中的事物。
疏明:清晰明亮。
白云公:住在白云间的仙人。
贳:借。
秋岩耕:秋天的山岩来耕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入采石》,描绘了诗人初至秦淮,感受到水的清澈洗涤,进而联想到京都的尘土与这里的纯净形成对比。他担心自己的尘世足迹会玷污这山水的清朗。接着,诗人欣赏着秋天天空的广阔和霜景的明亮,心生向往,想要向白云仙人借得一份在此山岩间耕作的宁静。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上李太傅

陈人尝传李太傅,云作太守来此州。

顷遭暴水拉堤出,设施画略排横流。

大偷尝欲穴堤腹,掩之即日断其头。

至于小猾幸民祸,钩罗姓名皆不留。

陈人恬恬但眠食,恃公牢固如山丘。

今兹水暴潴外郭,眼见盗贼何由仇。

况我方在艰阨中,窜奔日惧蛟龙求。

乌乎不见李太傅,使我涕泪成沈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大寒呈张太博

寒风怒蓬勃,排户入吾室。

沙灰涨天黑,白日赤黄色。

捉衣拥肩坐,心脾寒憀慄。

须臾天气变,阴黯如涂漆。

跳空雨雹飞,四走珠玑出。

数子方叹惊,共怪天公逸。

先生携书来,昂颐杖飞策。

乃召二三子,环坐与之席。

呼童令取酒,盘饤杂梨栗。

酒行寒气除,春阳生四壁。

先生说大义,驰骛何纤悉。

洞彻人精神,两耳飞霹雳。

老语植根节,九牛不可屈。

尧眉与舜目,缅若曾相识。

如当夜黑中,光耀见赤日。

退思圣贤业,所积在劘剔。

韦皮画山龙,块泥亦瓦砾。

人固有识智,非如物之植。

而不自刻苦,昼夜如刀尺。

年齿方壮健,男儿宜努力。

方今太平民,尚未获苏息。

谁能拱两手,看人树勋绩。

形式: 古风

山阳太守见招值病以长句谢之

山阳大都天下誇,长淮蟠山无垠涯。

春风万里汉东来,流辉泱漭不可遮。

绕城楼台满空紫,瓦光碧滑流成波。

东园花草趁姿媚,真珠蓓蕾黄金芽。

太守政閒日无事,隼旟聊驻朱轮车。

宝明簪裾尽贤彦,金盆泻酒成飞花。

山河喧咽歌管外,舞裾绣画金缕霞。

都人来从无居人,飞尘杂沓何繁华。

固知太守为民意,与民欢然无怨嗟。

明日邀我复同游,我已病酒醉在家。

伏枕不得从车尘,坐见落日啼栖鸦。

形式: 古风

为题小灵隐修广师法喜堂

浮屠藏家多在山,飞舟跨海烦往还。

不如广师开此堂,清旷不减山中间。

前有怪石天所镵,莓苔模糊苍鬼颜。

我时跨马来扣关,访师对石终日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