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高屋瓦未消霜,卧听秋潮捲石塘。
九岛迷行鱼性乐,一鞭威后马蹄忙。
独怜诗是吾家物,但有竹为君子乡。
闼外南山今好在,时时飞影到清觞。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自述次人韵》描绘了一幅清晨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首句“日高屋瓦未消霜”写出了早晨霜气犹存,阳光虽已升高,但屋顶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卧听秋潮捲石塘”通过卧床听潮,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九岛迷行鱼性乐”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水中的岛屿比喻为鱼儿的乐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而“一鞭威后马蹄忙”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描绘了外界的热闹与喧嚣,马蹄声急促,显示出世事的匆忙。
“独怜诗是吾家物,但有竹为君子乡”两句,诗人以诗为知己,竹子象征君子品格,表达出他对诗歌和高尚情操的珍视。最后,“闼外南山今好在,时时飞影到清觞”以南山的美景映照自己的心境,即使身在室内,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清风竹影透过窗户洒落杯中,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又寓含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情感寄托。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膈痰漫漫似春潮,伏枕旬馀气未调。
老日易过如短晷,病怀难遣厌长宵。
隔窗忽忽影度鸟,鸣瓦萧萧风堕樵。
药物尚功全断酒,庭柯高挂旧山瓢。
白木匡床草荐柔,坐深无寐独搔头。
明河转影天低树,清夜分更月过楼。
病骨瘦生先觉露,老怀虚甚易惊秋。
七情莫与微躯妒,生已知浮死识休。
世缘一向只昏盲,静里观心始自明。
得丧有尘齐后灭,是非无种辩时生。
秋峰长啸兼天迥,月阁高眠彻梦清。
老矣此身真长物,不知何地著虚名。
七十三年与我存,一时迸落豁开门。
车空已觉乘无物,舌棘犹嫌剩有根。
颠倒自怜临水漱,含胡人笑漏风言。
数来满口今馀几,软粥香醪且瓦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