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吹笙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满怀心中的惆怅望着冷漠的银河,独自吹笙,有话能跟谁说。楼院寒冷阵阵西风吹过,渐渐显现黎明的天色。
回想起昔曰的欢会依旧激情似火,只可惜已成旧事花残叶落。昨夜栖息在树上斜枝的雌鸟声声悲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望着银河吹歌。
月榭旁有一丛经雨的花朵,散发出阵阵余香仍有雨珠滴落。映霜的残烛牵动相思,为什么偏有风帘阻隔。
不要轻易将成仙的愿望许诺,那是独对青灯自我折磨。湘灵鼓瑟演奏情投意合,秦台吹箫享不尽人间欢乐。

注释

玉笙:笙之美称,或笙之以玉为饰者。
玉箫、玉琴、玉笛之称同此。
平明:拂晓。
重衾:两层衾被,借以喻男女欢会。
幽梦:隐约不明之梦境。
别树:树的斜枝。
羁雌:失偶之雌鸟。
月榭:观月之台榭。
榭:台上的屋子。
浪:犹随意,轻率、草率。
缑山意:指入道修仙。
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湘瑟():湘灵鼓瑟,即湘水女神鼓瑟传情。
秦箫:传说秦穆公时,有一个名叫箫只(亦作萧史)的人很会吹箫。
箫声能引来白鹤、孔雀,翔集中庭。
穆公的女儿弄玉爱上了箫只。
穆公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箫只教弄玉吹箫,能引来凤凰。
穆公为他们修建凤台。
箫只夫妇居台上数年不下。
后一道跨凤,双双飞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银河吹笙》。诗中表现了诗人的深沉忧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怅望银河吹玉笙" 一句,以银河比喻遥远的过去,那里有着美妙的音乐,玉笙象征清高脱俗的声音。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楼寒院冷接平明" 描述的是一个清晨,四周环境给人的感觉是冷清而宁静,这种氛围也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重衾幽梦他年断" 一句,通过“重衾”(厚被子)来形容诗人在深夜的梦境中回忆往事,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断了线的珠帘,再也无法连接起来。

"别树羁雌昨夜惊" 则是说到诗人因为别离而心神不宁,连大自然的变化都能引起他的共鸣,感受到昨夜风吹树木的声音如同自己的惊恐。

"月榭故香因雨发" 描绘了一个在雨后的清晨,月光洒落在榭上,而那种熟悉的香气因为雨水而更加浓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去情感的珍视。

"风帘残烛隔霜清" 一句,通过风吹动帘幕、蜡烛留下的余光以及晨露的清冷,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人的心境也如同这环境一般。

最后两句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情感的珍惜和对未来生活态度的坚持。他认为没有必要去强求那些已经无法实现的情感,因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回忆和追求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不必刻意为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往昔美好的无尽怀念。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内心深处的忧郁情绪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隔世的幽远与哀愁。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隋宫守岁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随师东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

国以斯文重,公仍内署来。

风标森太华,星象逼中台。

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

宁同鲁司寇,惟铸一颜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