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
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
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
上林荣旧树,太液镜新流。
暖带祥烟起,清添瑞景浮。
阳和如启蛰,从此事芳游。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宿雨觉才初,亭林忽复徐。
簇声诸树密,悬滴四檐疏。
省漏疑方丈,愁炊问斗储。
步难多入屐,窗浅欲飘书。
动蠖苍苔静,藏蚕落叶虚。
吹交来翕习,雷慢歇踌躇。
滞已妨行路,晴应好荷锄。
醉楼思蜀客,鯹市想淮鱼。
径草因缘合,栏花自此除。
有形皆霢霂,无地不污潴。
境晦宜甘寝,风清□退居。
我魂惊晓簟,邻话喜秋蔬。
既用功成岁,旋应惨变舒。
仓箱足可恃,归去傲吾庐。
立马送君地,黯然愁到身。
万途皆有匠,六义独无人。
莫怪敢言此,已能甘世贫。
时来贵亦在,事是掩何因。
投刺皆羁旅,游边更苦辛。
岐山终蜀境,泾水复蛮尘。
埋没餐须强,炎蒸醉莫频。
俗徒欺合得,吾道死终新。
展分先难许,论诗永共亲。
归京稍作意,充斥犯西邻。
愚朴尚公平,此心邻道情。
有缘终自鄙,何计逐师行。
日者闻高躅,时人盖强名。
口无滋味入,身有羽仪生。
奏乞还乡远,诗曾对御成。
土毛珍到越,尘发倦离京。
符叱风雷恶,朝脩月露清。
观临天目顶,家住海潮声。
道引图看足,参同注解精。
休粮一拟问,窗草俟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