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舒天香的《凌虚台看云戏柬内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残月依依傍檐坠”以残月低垂的景象开启,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次句“沙弥雅识山人意”暗示了诗人与山僧之间的默契,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理解。
“林端唤起濂溪云”描绘了山林中云雾缭绕,仿佛濂溪之水化为云彩,增添了神秘感。“石貌泉声愈清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石头和泉水的声音显得更加悦耳。
“海门日上天镜开,罡风吹至凌虚台”描绘了日出时分,海面如同镜子般反射天空,罡风拂过凌虚台,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莲花庵前白鹿卧,芙蓉万朵姗姗来”则引入了祥瑞之象,白鹿悠然,芙蓉盛开,寓意着和平与生机。
“云来我与僧相失,心知我向西峰立”表达了诗人与云共舞,迷失于自然之中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两句“云行山住我依然,回头但见僧衣湿”,通过僧衣被云雾打湿的形象,寓言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整首诗以云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与妻子的情感互动,体现了清雅脱俗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