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小重山,表达了对友人刘叔通先生的敬仰和对他们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何地无溪祗欠人”描绘出溪流处处,但缺少有人欣赏的意境,暗示了刘叔通先生的隐居生活。接下来写到一位八旬老翁,悠然自得地垂钓,不追求世俗的功利,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正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陶令赋归辰”引用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对刘叔通先生类似选择的认同。诗人称赞刘叔通先生轻易不涉足尘世,保持着高洁的人格。最后两句“江洲太守独情亲。庐山醉,谁主复谁宾”,进一步强调了刘叔通先生与自然山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在隐居生活中无人能及的地位,仿佛他是庐山的主人,而宾客则是来访的风尘俗客。
整首诗通过赞美刘叔通先生的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