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冷日苍山下,相逢笑又颦。
文章已脍炙,名位尚埃尘。
昔见缨尝请,今言雉欲驯。
腥膻满南郡,忍醉解池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黄介夫在冷日苍山下相遇的情景,他们面带笑容和苦笑,反映出人生的沧桑与世事的变迁。诗中提到他们的文章已经广为流传,但个人的名利地位却如尘土般微不足道。诗人回忆起过去黄介夫曾有所请托,现在则感叹他想回归淳朴,远离尘嚣。最后,诗人以南郡满是腥膻之气作比,表达对污浊世风的不满,借酒浇愁,希望能暂时忘却这春天池边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宋代理性与现实的冲突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不详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青帘白屋得新醅,坐待村童买果回。
旋撚野花为泛菊,更寻山路作登台。
世途已把灰心死,樽酒聊同笑口开。
多谢晚禽知客意,歌吟来往劝馀杯。
萧斋久不往,筋力试筇初。
窗户蜗涎锁,尘埃鼠迹书。
病魔虽已去,诗癖竟难除。
苔地欣重扫,徘徊意有馀。
知君行县乐,经见饱朝昏。
禾黍富年户,牛羊落日村。
趁云看华没,冲雨渡泾浑。
颇得诗家助,聊应慰旅魂。
百年生计一张琴,敝轸枯弦抵万金。
世上几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
清风明月虚无境,白雪阳春寂寞心。
莫讶南薰沉听久,致君基业用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