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陪丞相听蜀僧琴

百年生计一张琴,敝轸枯弦抵万金。

世上几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

清风明月虚无境,白雪阳春寂寞心。

莫讶南薰沉听久,致君基业用功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一生的生计寄托在一把琴上,破旧的琴轴和干涩的琴弦却价值连城。
世间能有几个真正聆听过它的声音?今日在酒杯前,你我算是知音。
清风明月象征着空灵的境界,而白雪阳春则寓言了内心的孤寂。
别惊讶于长久沉浸在这悠扬的琴声中,因为这是为了实现你的治国理想,付出的努力深厚无比。

注释

百年生计:一生的生计。
一张琴:一把琴。
敝轸:破旧的琴轴。
枯弦:干涩的琴弦。
抵万金:价值连城。
世上:世间。
几人:几个。
曾入耳:真正聆听过。
樽前:酒杯前。
知音:知心朋友。
清风明月:清风与明月。
虚无境:空灵的境界。
白雪阳春:高雅的音乐。
寂寞心:孤寂的心。
南薰:南方的薰香,常用来形容美好的音乐。
沉听久:长久沉浸。
致君基业:实现治国理想。
用功深:付出的努力深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的作品《和陪丞相听蜀僧琴》。诗中,诗人以琴为媒介,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百年生计一张琴,敝轸枯弦抵万金",形象地描绘了琴的重要性,即使琴身破旧,但其音质却价值连城,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和深厚的情感。"世上几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表达了对丞相能欣赏琴音的珍视,认为他是难得的知音。

"清风明月虚无境,白雪阳春寂寞心",通过自然景象和音乐比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心境,暗示了琴声中的高洁情怀。最后两句"莫讶南薰沉听久,致君基业用功深",既赞美了蜀僧的技艺,也寓言了丞相在治国理政上的专注与付出,体现了诗人对丞相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琴声为纽带,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友情和政治抱负的深刻理解,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和题云台观

太华疑挨毕昴回,欲观形胜上云台。

雪中地把银屏立,雨后天将画轴开。

景好更宜和月看,客忙常是爱山来。

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日闲居

缰锁身闲似未名,方愚情性被春轻。

酒教笔砚因花废,路为亭台与草争。

野客笋邀煨短茁,邻僧茶约煮新萌。

无时杖屦穿林去,真是寻芳户一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石都官赴阙

为郎四十者,堂有二亲稀。

止仰官为养,行应泪在衣。

白云偏伫立,黄犬好频归。

去有山公启,天心正似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真长书记知舞阳

尘土淹沉客,诗书梦寐身。

又辞千里幕,去布一同春。

路想多归户,庭应绝涝民。

青衫莫嗟叹,知已在陶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