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香山寺二首(其二)

静室暂周旋,兴怀每睪然。

如斯看水逝,不改是峰连。

画意谁能貌,吟情祇合蠲。

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静室中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沉思与感悟。首句“静室暂周旋”,点明了诗人身处静谧的室内,暂时得以与外界喧嚣隔绝,内心得以片刻宁静。接着,“兴怀每睪然”表达了诗人思绪万千,情感激荡,难以平静。

“如斯看水逝,不改是峰连。”这两句通过对比流动的水和静止的山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水在不断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变化;而山峰连绵不改,则寓意着自然界的恒定与不变。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画意谁能貌,吟情祇合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即便是最杰出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自然之美,因为自然之美的精髓在于其无法言喻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通过吟咏抒发情感的愿望,希望借此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最后,“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的敬仰和自我激励。白少傅(白居易)以其深邃的思考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为后世所称颂,而祖生鞭则是出自《史记》中的典故,比喻在行动上要快人一步。这两句话暗示了诗人不仅在思想上追求超越,也在实际行动上力求进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古代智慧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缑山极目

缑岭巃嵷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

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

欢豫民情他阆苑,菁芊麦色我芝田。

孜孜求治犹多愧,无暇重翻学道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面壁石

大地那非碧眼僧,九年面壁却何曾。

宋云道是逢葱岭,五叶原教到慧能。

片石无端留色相,千秋不必考明徵。

我非见布疑黂者,画取由他故事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少林寺用唐沈佺期韵

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

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

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止顿暮山苍,秋霖入夜长。

惯经曾塞北,初值此嵩阳。

讵止湔尘净,端资润麦香。

来朝林外路,马上试新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