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其二)乡城见月

绀烟迷雁迹。渐断鼓零钟,街喧初息。风檠背寒壁。

放冰蜍飞到,丝丝帘隙。琼瑰暗泣。

念乡关、霜芜似织。

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欢极。

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柯云罢弈。

樱桃在,梦难觅。

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

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鉴赏

这首《瑞鹤仙·其二》是宋代词人蒋捷的作品,描绘了词人在乡城见到月亮时的感触。"绀烟迷雁迹"以深蓝色的炊烟模糊了归雁的踪影,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氛围。接下来的"渐断鼓零钟,街喧初息",通过描述鼓声和市井喧嚣的渐渐消退,传达出夜晚的宁静。

"风檠背寒壁",词人倚着风灯,感受到寒冷的墙壁,暗示内心的孤寂。"冰蜍飞到,丝丝帘隙",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琼瑰暗泣",以瑰丽的宝石比喻月亮,表达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乡关、霜芜似织"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将故乡的景象比作霜白的草丛密布。"化鹤归来"表达了词人渴望回到故乡的愿望,但又担心遗忘过去的经历。"欢极"之后,词人沉浸在蓬壶仙境般的春夜美景中,然而"梦难觅"的樱桃和红楼夜笛,又勾起了他的回忆与哀愁。

结尾处,词人不愿月光打扰红楼的寂静,怕它唤起人间的悲欢离合,甚至担心月宫中的嫦娥也未曾识得这复杂的情感。整首词以月为引,抒发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人生的无尽感慨。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解连环.岳园牡丹

妒花风恶。吹青阴涨却,乱红池阁。

驻媚景、别有仙葩,遍琼甃小台,翠油疏箔。

旧日天香,记曾绕、玉奴弦萦。

自长安路远,腻紫肥黄,但谱东洛。天津霁虹如昨。

听鹃声度月,春又寥寞。

散艳魄、飞入江南,转湖渺山茫,梦境难托。

万叠花愁,正困倚、钩阑斜角。

待携尊、醉歌醉舞,劝花自乐。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佩令.春

春晴也好。春阴也好。著些儿、春雨越好。

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

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

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楝花风、尔且慢到。

形式: 词牌: 解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