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

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

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

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

幸有一樽酒,可以寄清穆。

夜静天四垂,星光就檐屋。

灯烛忽空旷,琴书转幽独。

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

凤凰鸣高冈,贻笑于鸡鹜。

得终岁寒心,尚愧庭前竹。

去去天台山,幽兰会当馥。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因病而变得懒散疏离,时光匆匆如飞逝。
家人们厌倦了旧日的痕迹,打扫新环境让我眼前一亮。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人们忙忙碌碌追求幸福。
习惯改变了性情,不再感到羞愧。
幸好有杯酒,能寄托我清静的心境。
夜晚寂静,星空映照着屋檐,灯光和书籍显得孤独。
在内心深处静养,希望能免于世俗的追求。
凤凰在高山鸣叫,引来鸡鸭们的嘲笑。
即使度过寒冬,仍感愧对庭院前的竹子。
我要前往天台山,期待那里的幽兰盛开。
在那里,我将洗净心灵,享受宁静。

注释

多病:疾病缠身。
懒疏:懒散疏远。
忽驱逐:突然快速流逝。
陈迹:旧事物、旧景象。
洒扫:打扫清理。
须臾:片刻、短暂。
惭恧:羞愧、惭愧。
清穆:清静、肃穆。
檐屋:屋檐下。
薇蕨:野菜,象征简朴生活。
营旨蓄:追求物质利益。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
庭前竹:象征高洁品格。
幽兰:兰花,象征高雅。
馥:香气浓郁。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际的心境与情感。开篇"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表现出诗人因疾病缠身而心怀懒散,对于时光飞逝感到无奈。接着"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则是家庭成员对旧有的生活痕迹感到厌倦,希望能有所更新和改变。

在"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中,诗人感慨于世人对于短暂时光的争夺,以及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随后"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则表明诗人的性情已被环境所影响,不再像过去那样内心有所顾忌。

幸运的是,诗人还有酒可以慰藉自己:"幸有一樽酒,可以寄清穆。"夜晚的宁静和星光下,诗人独处时的孤独感也随着灯烛和琴书而增强:"夜静天四垂,星光就檐屋。灯烛忽空旷,琴书转幽独。"

在内心寻求平静,希望远离世俗纷争:"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而那高处的凤凰之鸣,与鸡犬相比,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凤凰鸣高冈,贻笑于鸡鹜。"

最后,诗人在岁末时仍心怀寒冷,对庭前竹子依旧生长而感到羞愧:"得终岁寒心,尚愧庭前竹。"而对远去的天台山,则是希望能与那里的幽兰相会,感受其清新之气:"去去天台山,幽兰会当馥。"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时光流逝、人生变迁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岁末之际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收录诗词(17)

许必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睡起

睡起日满窗,苍蝇黄蜂如沸江。

莫言闲人得睡足,梦到封侯亦劳碌。

隔壁棋客时落子,功名事业此中已。

巫山洛水香成阵,天上晓云为翠鬓。

形式: 古风

忆旧游(其一)

欢游成逝波,盛华落残照。

每忆清池游,幽魂夜相吊。

与君携手时,云林正清妙。

天空露光动,襟衫见高调。

及来愁病侵,瘦骨冰棱峭。

君如镜中花,独向春光笑。

荒村酒味薄,沉忧何时疗。

日色不入梦,高星冻青耀。

空枝吟霜风,永夜兴悲啸。

嵯峨金张第,忽成野田烧。

安得明月中,长见君年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句(其一)

白鸟有情惊不去,青山无约望还来。

形式: 押[灰]韵

如归亭(其三)

馆娃宫在西山下,游鹿台居西岭头。

倒翠尽倾菱镜里,夕阳平照满川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