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五子篇(其二)李参政维祯

本宁名家后,况复产郢里。

高倡白雪言,谁能不披靡。

弱冠白虎帷,授简平津邸。

绛灌中自疑,袁伏能无诋。

迁地迩长沙,移官逾二始。

一秉西京铎,洋洋复盈耳。

赐环夫岂难,怀璧不吾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李参政维祯的赞美之作,《末五子篇》其二是其中的一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展现了对李维祯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首先,“本宁名家后,况复产郢里”两句,将李维祯比作出自名门之后,又生于才子辈出之地郢城,暗示其天赋异禀,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接着,“高倡白雪言,谁能不披靡”描绘了李维祯在学术或文学上提出高深独到的观点,如同白雪般纯洁而珍贵,令人无法不为之倾倒。

“弱冠白虎帷,授简平津邸”则通过描述李维祯年轻时即已崭露头角,受到朝廷重臣的赏识和提携,担任重要职务,显示其早年即已获得高度认可。

“绛灌中自疑,袁伏能无诋”引用历史典故,说明即使在权力中心,李维祯也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不畏权贵,甚至可能遭到嫉妒和攻击,但他的正直和才能最终得到证明。

“迁地迩长沙,移官逾二始”描述李维祯因某种原因被贬谪或调动,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光发热,展现了他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一秉西京铎,洋洋复盈耳”赞扬李维祯在政治或学术领域的影响广泛深远,如同西京的钟声,回响在人们心中,令人赞叹不已。

最后,“赐环夫岂难,怀璧不吾以”表达了对李维祯虽有卓越的才能和贡献,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公正性的质疑。

整首诗通过对李维祯生平事迹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才华与品德,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公正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末五子篇(其三)屠仪部隆

屠郎天下才,著作日不休。

如叩海人居,一券万金酬。

错落多夜光,鱼目非所忧。

仰窥二都阈,恍与六代游。

麈尾有真铨,清言凌素秋。

芥彼区中士,释我薄书邮。

割荣差为力,挫名方乃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末五子篇(其四)魏博士允中

昔余游天雄,毫翰殊寂寞。

懋权起诸生,朗若鸡群鹤。

甫荐博士言,遽申风雅托。

歌鹿冠神京,仪鹓瑞阿阁。

逶迤霄汉表,犹能念丘壑。

词组垂光景,千秋纵挥霍。

季君何沉沉,长君正谔谔。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末五子篇(其五)胡先辈应麟

胡郎天挺豪,弱龄富篇咏。

突窥济南室,摆脱信阳境。

高岭秀繁条,何所不辉映。

顺风扬妙音,畴能不倾听。

沈思穷正变,广心饶比兴。

牛耳终自归,蛾眉竟谁并。

已睹千刃翔,徒劳众口竞。

形式: 古风

四十咏(其一)皇甫佥事汸

安定饶世业,八龙得其半。

叔氏独挺出,兴辞恣璀璨。

齐梁大篇错,钱刘小言冠。

时嗟安仁拙,终籍长卿玩。

岿然鲁灵光,拉逻非所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