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唱罢迎神又送神,港南港北草如茵。
谁家马上佳公子,不看神仙祇看人。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地方的风俗与人物风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通过“唱罢迎神又送神”,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地宗教活动的频繁与民众对神灵的虔诚敬仰。而“港南港北草如茵”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两岸绿草如茵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着,“谁家马上佳公子,不看神仙祇看人”这一句,巧妙地揭示了诗中人物的个性与偏好。这里的“佳公子”可能是指一位骑马出行的年轻贵族或绅士,他更倾向于欣赏人间的景致与人物,而非专注于宗教仪式中的神仙形象。这种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观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捕捉了台湾地方的自然风光和社会习俗,还蕴含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鲲鯓香雨竹溪孤,海气笼沙罨画图。
衬出觉王金偈地,斑支花蕊绿珊瑚。
牛车辘辘走如雷,日日城东去复回。
红豆满车都载过,相思载不出城来。
相约明朝好进香,翻新花样到衣裳。
低梳两鬓花双插,要斗时新上海妆。
竹边竹接屋边屋,花外花连楼外楼。
客燕不来泥滑滑,满城风雨正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