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六解(其六)

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

虽未听其声,时时白云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六解(其六)》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李顺德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瑶琴之美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开篇即以瑶琴为引,仿佛瑶琴自遥远的昆仑之地传来,预示着琴声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和不凡的韵味。瑶琴,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挚爱之物,不仅是一种乐器,更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接着,“虽未听其声,时时白云色”两句,巧妙地将听不见的琴声与常在的白云相联系,暗示即便没有直接聆听琴音,但心中却常常被那琴声所触动,如同白云般悠远而纯净。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白云在这里代表了琴声的意境深远,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瑶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艺术美的无限憧憬。通过瑶琴这一媒介,诗人与友人的情感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达到了心灵的共鸣。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沉。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七解(其七)

玉树抽新条,炎炎困赤土。

日望天上云,不得阶前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麌]韵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八解(其八)

自与君相别,剪刀日夜利。

君有云锦裳,吾当为君制。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九解(其九)

手中珊瑚枝,光华掩白日。

恐君一见之,疑作君家物。

形式: 乐府曲辞

省中

鸣佩下紫霄,岩岩府中趋。

冠盖灿以繁,群吏肃前隅。

晨风振远楹,宿鸟鸣高梧。

起步忽不惬,叹此中怀孤。

杨雄草太玄,相如奏子虚。

执戟亦云晚,游梁意何迂。

西京有七贵,黄金步天衢。

朝欢浃车马,夕燕纷笙竽。

富贵讵可常,为乐亦须臾。

嗟彼荣华观,耽此寂寞涂。

取舍一何戾,志各有所须。

烈士多苦心,斯言良不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