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居阻雨》由元代诗人潘音所作,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山林幽静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孤独与忧郁之情。
首联“霏霏风雨暗郊原,有客含凄独掩门”,开篇即渲染出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霏霏细雨与暗淡的郊原相互映衬,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厚重的雾气所笼罩,而一位孤独的客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掩门而坐,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哀伤与凄凉。
颔联“山鬼啸云移峭壁,毒龙将海浸孤村”,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山鬼在云雾中发出啸声,似乎在呼唤着什么,峭壁随着这声音轻轻摇动;而毒龙则似乎要将海水引入那遥远的孤村,这一场景既神秘又恐怖,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诡异的气氛。
颈联“愁来自洒青枫泪,战罢谁招绝漠魂”,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青枫”这一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悲伤。同时,“战罢谁招绝漠魂”一句,以战争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过或目睹过战争的残酷,内心深处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创伤。
尾联“茧足空斋无一语,不因岑寂怨黄昏”,收束全诗,展现了诗人身处空荡荡的居室,面对寂静的黄昏,内心虽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孤独与寂寞。这里的“岑寂”不仅指环境的寂静,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风雨、山鬼、毒龙、青枫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孤独与忧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