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

佳人年十八,生长自皇都。

结发嫁远人,谓是终身夫。

鸡狗亦相将,任逐东西徂。

西行过洞庭,东窜寓穹庐。

岂料一朝饿,顾盼及妾躯。

夫饿妾亦死,妾卖夫得苏。

掩袂请速行,东邻有积储。

红颜贱如土,斗粟贵如珠。

但得前夫饱,焉顾后夫痡。

夫痡齿复落,猛虎踞庭除。

十日不相容,苦勒解罗襦。

解襦兼解袒,赤身哭向隅。

不愿新人妾,宁愿旧人奴。

旧人与新人,仓皇走道途。

少小学刺绣,光绫三尺馀。

上有双蝴蝶,下有比目鱼。

只今拭枯眼,一片血模糊。

父母若早知,不如弃沟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动荡时代中挣扎求生的女性形象,其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诗中的“佳人”年仅十八岁,便嫁给了远方之人,本以为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却未曾料到命运多舛。她跟随丈夫四处漂泊,历经艰辛,最终因饥饿而不得不做出痛苦的选择——出卖自己的身体以换取食物,让丈夫得以生存。

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这位女子在极端困境下的抉择和情感变化。她先是为丈夫的安危而牺牲自己,但在丈夫因疾病失去劳动力后,又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生活的残酷,她不得不再次选择出卖身体,以维持生计。然而,这种行为不仅让她遭受了身体上的痛苦,更在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诗的最后,通过描述女子“拭枯眼”的场景,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如刺绣时的双蝴蝶、比目鱼图案),表达了她对过往幸福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同时,诗也暗示了如果她的父母早有预见,或许她会选择更为悲惨的结局——直接抛弃她,以免她遭受如此之多的苦难。

整首诗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生活艰难的现实,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无力抗争的悲哀。通过这位“佳人”的遭遇,诗人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崔氏筵食乾荔枝

岭南四五月,丹实喜垂垂。

贫者亦得饱,鸟雀各痴肥。

一别逾八载,寤寐长相思。

谁谓我此生,复有见尔期。

尔颜宁似旧,臭味已全非。

入手倍见惜,未嚼心伤悲。

想尔当繁茂,岂意落边陲。

见我良独愧,席上共珍奇。

我实谅尔心,人世贵相知。

形式: 古风

雪斋烧沉水香

草木抱真性,植根良独异。

当其枯槁时,众目安能识。

藉此星星火,可以格上帝。

鼻端绝往来,混然在一气。

氤氲托冥会,非关有夙契。

欲索已寂如,肺腑无不至。

彼此本同源,静中得其理。

何亲复何疏,当入枯鱼肆。

形式: 古风

雪中同我存围棋

世事尽如此,黑白安足争。

雪片大如掌,栖身复打枰。

十指化作水,犹闻落子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雪晴见月

月以雪为骨,雪以月为神。

孤僧立其际,相与共一身。

僧老身易槁,雪薄骨成尘。

独留一片月,千年照海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