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灵均作天问,子厚为之对。

玄冥莫可诘,幻说多诡怪。

苍苍特其形,厥义了难解。

尼山自绝笔,人文已久坏。

果有司造者,应不终泯晦。

吾欲灰吾心,纳世于聋聩。

复为崆峒民,穴野奚土蒉。

形式: 古风

翻译

屈原写下《天问》,柳宗元为之作答。
幽深的玄冥难以追问,虚幻之说充满奇异怪诞。
天地苍茫仅存其形,其中深意难以明了。
孔子在尼山停止写作,人文学说早已衰败。
若真有主宰者,不应让文明永远暗淡。
我愿熄灭内心欲望,融入世间无知无觉的世界。
再次成为崆峒之地的居民,隐居野外,生活简陋。

注释

灵均:屈原的别称。
作:创作。
天问:屈原的作品名。
对:回应。
玄冥: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诘:追问。
幻说:虚构或奇异的说法。
诡怪:奇异怪诞。
苍苍:形容天地广阔。
厥:其。
义:意义。
尼山:孔子出生地。
绝笔:停止写作。
人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
久坏:长期衰落。
司造者:创造世界的主宰。
终泯晦:永远消失。
灰吾心:熄灭我的欲望。
聋聩:无知无觉。
崆峒民:指隐居的人。
穴野:野外居住。
奚土蒉:简陋的生活条件。

鉴赏

《天问》乃古诗中探讨哲学与宇宙之谜的杰作,灵均以其深邃思维发问,而子厚则尝试解答。诗中的“玄冥莫可诘”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心,同时也映射出古人对于自然界和生命起源的好奇与困惑。“幻说多诡怪”则暗示了古代传说、神话故事中常见的超自然元素,它们既迷惑又吸引着人们的心灵。

“苍苍特其形,厥义了难解”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宇宙深层次结构和意义的认识困难,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界认知的局限性。尼山断笔则象征着知识与文明的中断,而“人文已久坏”则揭示了历史长河中的遗失与破碎。

接下来的“果有司造者,应不终泯晦”表达了一种对于真理和知识传承者的期待,即希望能够有人去挖掘、整理这些散落的智慧,以便后人理解。"吾欲灰吾心,纳世于聋聩"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释然与超脱之情,愿意将自己的思绪埋藏起来,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

最后,“复为崆峒民,穴野奚土蒉”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远古先民生活方式的向往。"崆峒"指的是遥远的地方或边缘的地带,而“穴野奚土蒉”则描绘出一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原始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物质文明的一种逃离,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王义山作为宋末元初之际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带有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这首《感兴》通过对古代神话与宇宙奥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题武冈向敏衡无加庄

恭惟陈简斋,与鹤山魏公。

堂堂二先生,后学之所宗。

遗迹所到处,百世犹高风。

武冈有向氏,乃祖家诗礼。

简斋曾来访,鹤山亦踵至。

二先生来时,草木亦光贲。

主人局蹐迎,出门见大宾。

大带束深衣,整容而肃襟。

揖客坐上坐,樽酒与细论。

向氏家本儒,苦无黄金籯。

惟有无加庄,留以遗子孙。

此庄不在田,非谓三百囷。

庄者敬之谓,为学之入门。

乃祖燕后人,有书便不贫。

能令二先生,肯来共斯文。

向来吾南昌,隐者苏云卿。

魏公令地主,而来访一民。

匹夫道义重,王侯失其尊。

古人不傲士,此风今犹存。

形式: 古风

赠点易娄君复

伏羲先天易,其初一太极。

太极生阴阳,阴阳各有画。

濂溪何所传,妙得于太极。

极上作一圈,一圈只是白。

伏羲已为赘,大小圈更十。

不知果何意,多是祖河图。

所以负笭者,敢于嗤吾徒。

愿与易相忘,圈点画皆无。

形式: 古风

赠山村梅癯

我爱梅花村得好,来伴山村与卜邻。

却有一般不村处,冰为胸次玉为神。

别有村人村得俗,满口肥甘烂钱谷。

那知山村梅样癯,肯向人言饭不足。

山村切莫学我痴,腹中有字不疗饥。

会有东君老知己,陇头先春寄一枝。

形式: 古风

赠心月相士

十五以前月,清光逐夜生。

自朔以至望,浸长而浸盈。

十五以后月,明减而生魄。

自望以至晦,浸微而浸阙。

嗟彼天上月,有圆阙阴晴。

惟有心月月,天者常清明。

持此以鉴人,妍媸奚所遁。

此月不在天,月在尔方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