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十咏(其三)惟勤阁

自责思前古,徒名是永怀。

善声惭偃室,幽兴类萧斋。

未报投虚刃,空防肆毒材。

恪居知有地,僶俛竞相谐。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反思过往,只留下空洞的名声。
美好的声誉让我羞愧,如同静寂的书房。
未实现的承诺如虚掷的剑,徒劳防备潜在的恶人。
坚守正道,明白自己的位置,尽管勉力而为,却能与他人和谐共处。

注释

自责:反思、内疚。
思前古:回顾过去。
徒名:空洞的名声。
永怀:永远怀念。
善声:美好的声誉。
惭:感到羞愧。
偃室:静寂的书房。
萧斋:清静的书斋。
未报:未实现的承诺。
投虚刃:虚掷的剑。
空防:徒劳的防备。
肆毒材:潜在的恶人。
恪居:坚守正道。
知有地:明白自己的位置。
僶俛:勉力而为。
竞相谐:相互和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宁参的作品,属于《县斋十咏》系列中的第三首,名为《惟勤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批评。

“自责思前古,徒名是永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无奈感受。"善声惭偃室,幽兴类萧斋"则描绘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操和环境,"善声"可能指的是品德或名声,而"惭偃室"暗示了诗人对自身不够严格的自责。"幽兴"形容心情,而"类萧斋"则是说这种心情与深山古寺中的清幽气氛相似。

“未报投虚刃,空防肆毒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现实斗争的无奈和批判。"未报"意味着没有回报或成就,而"投虚刃"则是比喻努力都是徒劳。"空防"指的是无谓的防备,而"肆毒材"则形容那些过度且有害的物质。

“恪居知有地,僶俛竞相谐。”最后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不平等的感慨。"恪居"意味着坚守自己的立场,而"知有地"则是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僶俛竞相谐"形容人们在社会中为了生存而低声下气,互相逢迎。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周围世界的深刻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修养与现实政治之间冲突的普遍感受。

收录诗词(10)

宁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鱼池

四百峰峦隐画屏,翠光楼阁起山溟。

高侔太岳千山小,势镇乾坤万古青。

石洞猿啼烟月落,嘉池龙起水云腥。

临流矶上谁遗迹,隐约仙人窦子明。

形式: 七言律诗

道高轩昊名犹晦,礼绝嵩衡位始尊。

形式: 押[元]韵

和杨伯子

銮坡蓬监两封书,道院东西各付渠。

乾道圣人无固必,是非付与直哉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马世功豁野堂

欢言赴幽期,作意理烟艇。

曳缆松篁阴,未觉心地迥。

舍舟登爽垲,微步水云净。

扶舆登斯堂,遐眺方一骋。

开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

心随片云远,目送孤鸿影。

坐久襟宇宽,万事讵容省。

永愿陪清游,栖身白鸥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