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虽慕求鱼不食鱼,网帘蓬户本空无。
在世界,作凡夫,知闻祇是个毗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德诚的作品,名为《拨棹歌(其三十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
"虽慕求鱼不食鱼,网帘蓬户本空无。" 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说明了诗人虽然渴望得到某些东西,但并非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是出于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网帘蓬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简陋的生活环境,表明诗人的清贫和淡泊。
"在世界,作凡夫,知闻祇是个毗卢。" 这两句则显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认识。在尘世间做一个普通的人,但内心却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这里的“毗卢”一词,是梵语中的一个名词,常被用来形容佛教中的菩萨,象征着智慧和慈悲。诗人通过这个词汇,表达了自己对于智慧和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高峰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从容。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精神追求,即在世俗之中寻找一份超然物外的心灵寄托。
不详
香饵竿头也不无,向来祇是钓名鱼。
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牢笼号有馀。
乾坤为舸月为篷,一带云山一径风。
身放荡,性灵空,何妨南北与西东。
终日江头理棹间,忽然失济若为还。
滩急急,水潺潺,争把浮生作等闲。
有鹤翱翔出海风,往来踪迹在虚空。
图不得,弄何穷,日月还教没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