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徵士士龙之子孙”开篇,描绘了一位天马般的英才,气度深厚,才华横溢,却不受世俗羁绊,少年时便显出非凡之气,直冲云霄,与牛斗星争辉。然而,世态炎凉,这位英才却落魄于贫困之中,衣衫褴褛,却依然豪放不羁,不逊于狐貉。他的内心如同深藏雾雨中的文豹,潜藏的蛟龙随时准备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
诗人回忆起与这位英才的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畅谈天下大事,甚至能以击蛇掉尾的技艺相戏,显示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在这个充满偏见和嫉妒的社会中,英才的才能却被一些目光短浅之人所觊觎,他们试图限制英才的发展,就如同醯鸡在瓮缶中喧闹,自以为是。
诗人赞扬了英才的正直与高尚,如獬冠蝉弁般,不屑于与鼠目獐头之辈为伍。自己则选择退避尘嚣,与穷猿同享林间之乐,虫飞蝠伏各有其时,万物的行藏并非偶然。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华无需华丽的装饰,如同画虎不成反像狗,不如选择更为低调的生活方式,如牧猪隐居,虽非待兔而守,但也能找到自己的安宁之所。
最后,诗人以“君不见千秋麟阁诮猕猴,乌用丹青传不朽”作结,表达了对英才才能的敬仰,以及对那些试图通过虚伪手段获得不朽名声的人的讽刺。整首诗通过对英才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真才实学的推崇,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