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二)

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

初谈自有形,继论人无极。

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

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

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

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窟。

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

何当衡庐间,相携玩义《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创作的《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王守仁通过梦境与兄弟及友人的对话,探讨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以及时间的流转等哲学问题。

诗的开头“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后,对梦境中的对话记忆犹新,仿佛历历在目。接着,“初谈自有形,继论人无极”指出讨论从有形世界开始,进而深入到人类存在的无限性。随后,“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阐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连续性和永恒性。

“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提出了关于未来和过去的疑问,表达了对时间流动性的思考。“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窟”进一步探讨了时间的微妙之处,暗示了时间流逝的不可逆性。“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理解的难度。“何当衡庐间,相携玩义《易》”则表达了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宇宙奥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对宇宙、时间和人类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心学思想中对“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

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

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

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赴谪次北新关喜见诸弟

扁舟风雨泊江关,兄弟相看梦寐间。

已分天涯成死别,宁知意外得生还。

投荒自识君恩远,多病心便吏事閒。

携汝耕樵应有日,好移茅屋傍云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南屏

溪风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开。

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旧我重来。

层楼雨急青林迥,古殿云晴碧嶂回。

独有幽禽解相信,双飞时下读书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卧病静慈写怀

卧病空山春复夏,山中幽事最能知。

雨晴阶下泉声急,夜静松间月色迟。

把卷有时眠白石,解缨随意濯清漪。

吴山越峤俱堪老,正奈燕云系远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