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郊行》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双溪溪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双溪溪上路,重到五年迟”,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时隔五年再次踏上这条熟悉的溪边小路,心中或许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桑柘成阴处,莺花向老时”两句,通过“桑柘”和“莺花”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桑树和柘树已经长成了浓密的绿荫,黄莺和鲜花在春日里竞相开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老时”并非指人的衰老,而是指季节的更迭,春天的到来。
“泊舟随岸曲,坐石看云移”则描绘了诗人沿溪而行的悠闲场景。他将船停靠在弯曲的岸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观赏着白云在天空中缓缓移动。这一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仿佛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融合。
最后,“政爱沙鸥狎,惊飞底见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他喜爱与沙鸥相伴,甚至在沙鸥因他的存在而惊飞时,也并不感到疑惑或不安,反而更加珍惜这份自然界的亲密接触。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在繁忙的世事中寻找一份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