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秦皇墓

祖龙何事苦东巡,仙驾归来冢草新。

项籍已飞三月火,子婴犹醉六宫春。

元来沧海殊无药,却是芒砀暗有人。

自古乾坤属真主,骊山山下好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秦始皇为何苦苦东巡不止,他的仙驾回归后陵墓草木已更新。
项羽焚烧阿房宫三个月的烈火,子婴仍在宫中沉醉于春天的奢华。
原来大海深处并没有解救危难的良药,却隐藏在芒砀山中有人知晓。
自古以来,天地间的主宰属于真正的君王,骊山脚下是适合感慨的地方。

注释

祖龙:秦始皇的代称,因其自称‘真人’,故有此称。
东巡:指秦始皇多次东巡,寻求长生不老药。
项籍:即项羽,曾火烧阿房宫。
三月火:形容大火燃烧的时间之长。
子婴:秦朝末代皇帝。
六宫春:指宫中的春色,暗含奢侈生活。
沧海:比喻深不可测的大海,象征困境。
殊无药:没有解救的办法。
芒砀:古代地名,传说中有仙人出没。
暗有人:暗指有隐秘的力量或智者。
乾坤:天地,引申为天下。
真主:指真正的统治者,即后来的汉朝。
骊山:秦始皇陵所在地,象征秦朝灭亡。
好沾巾:感慨时事,暗示历史变迁。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经秦皇墓》,作者是宋代诗人鲁交。诗中通过描绘秦始皇陵的景象,寓言历史兴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更迭的感慨。

首句“祖龙何事苦东巡”以“祖龙”代指秦始皇,疑问他为何频繁东巡,暗示其好大喜功,不知疲倦。次句“仙驾归来冢草新”描绘了秦始皇死后陵墓的荒凉,即使仙逝,陵前的草木依旧更新,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

第三句“项籍已飞三月火”借项羽焚烧阿房宫的典故,暗指秦朝的灭亡,秦始皇的豪华宫殿化为灰烬。第四句“子婴犹醉六宫春”则讽刺秦王子婴在亡国之际仍沉溺于宫廷的奢华,不知时局危殆。

第五、六句“元来沧海殊无药,却是芒砀暗有人”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秦始皇虽曾试图长生不老,但最终无法逃脱历史的轮回,而真正的英雄人物(暗指刘邦)已在民间崛起,暗示江山易主。

最后两句“自古乾坤属真主,骊山山下好沾巾”总结全诗,表达出诗人对历史规律的认识,认为天下终归真命天子所有,而秦始皇的骊山陵墓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过客,观者在此无需过多伤感。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言深刻,通过对秦始皇陵的描绘,揭示了王朝兴衰的历史哲理。

收录诗词(10)

鲁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暖烟红炬两飘香,珠箔沈沈下建章。

有燄只凭心一寸,无愁虚滴泪千行。

流苏帐里回残梦,白玉台边映宿妆。

若到蓬山留夜直,金莲应照佩锵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清夜吟

露华清八极,吟上小楼东。

月色水铺地,雁声秋满空。

明河欲泻浪,瘦竹自生风。

坐久心骨爽,此怀谁与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华山张超谷

太华锁深谷,我来真景分。

有苗皆是药,无石不生云。

急瀑和烟泻,清猿带雨闻。

幽栖未忍别,峰半日将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有寄

思君又是东风起,楼倚浮云目千里。

芳草不知人断肠,带烟带雨连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