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夜怨

明月照空阁,桃根春未归。

帘垂孤燕宿,花尽断云飞。

难拭梦中泪,谁牵别后衣?

莫因迟暮怨,移怨怨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当春夜怨》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春夜中一位女子的孤独与哀愁。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句“明月照空阁”,以明亮的月光映照着空荡的阁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状态。接着,“桃根春未归”一句,借桃花未开或已凋零,暗示春天还未真正到来,或是比喻心上人尚未归来,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帘垂孤燕宿,花尽断云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和主人公的孤独感。孤燕在垂帘的室内栖息,象征着主人公的孤单;花尽则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断云飞则寓意着飘忽不定的命运。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春夜孤寂的画面,强化了诗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难拭梦中泪,谁牵别后衣?”这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梦中之泪难以拭去,表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谁牵别后衣”,则表达了对陪伴与温暖的渴望,以及面对离别后的孤独无助。

最后,“莫因迟暮怨,移怨怨芳菲。”这两句劝慰自己不要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怨天尤人,而是将怨恨转移到对美好事物的不满上,既是对自己的开导,也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表达哀怨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哲思。

综上所述,《当春夜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在春夜中的孤独、思念与自我反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畅饮后作

坐学瞿昙舞学仙,醉时汉世醒唐年。

忽霏花草萦襟带,直束河山置几筵。

幻蝶同寻春夜梦,幽灯欲照古时天。

清明境自絪缊辟,造化能担恃此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后庭玉兰花盛开独酌其下

疏筠抱廊蛎墙窄,日华英英嫩云白。

瑶柯一仞春鸾巢,纸帐吹烟梦微隔。

美人玉绡无缝衣,明岚扑眉青霏霏。

横阑似解小桃怨,低枝能媚孤莺飞。

主人心情颇不俗,手拭洼尊泻明醁。

谁知天海苍黄中,皎雪空山岸冠独。

昨从湖上游荒园,园丁破褐同病猿。

槿叶篱阴坐扪虱,饿鸡引雏来啄兰。

还怜婑媠丁香影,褪翠雕黄当断井。

七贵凄凉华宴词,绣溆鸳鸯泪啼冷。

妙年水逝谁系留,昔日楼阁今山邱。

冶思不受艳阳眷,卓家小女愁白头。

此庭此树皆逆旅,难得经旬息风雨。

以吾閒暇相昵亲,苦尔盈盈不能语。

明年此庭知谁栖,明年我足知何羁。

须知我心一寸软,有如萦尔千游丝。

醉横吾眼城芜夕,绿地飘花渐堆积。

蝴蝶欲睡乌欲醒,为倩蟾蜍照娟魄。

形式: 古风

托怨三章(其一)

罗浮云两山,风雨相合离。

本无蒂与根,变幻胡由窥?

结交重黄金,丹心弃如灰。

猛逐颓阳光,飞轮嗟已摧。

华楼方艳歌,霜蛩独含悲。

揽镜问昔容,尔知吾为谁。

形式: 古风

托怨三章(其二)

敢云春柳枝,作花尽轻薄。

须知江上风,有时入萧索。

星月炯炯悬,山河誓犹昨。

抱石果不移,讵愁利刃斮?

手披当途榛,下见万仞壑。

阴山无阳春,燕飞亦何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