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山林图景。首句“疏林秋色满江城”,以“疏林”点出季节与环境,秋色弥漫于江城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古寺松杉带晚晴”一句,将视线引向一处古寺,松杉在晚霞的映照下更显苍翠,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曲径只闻鸣磬度,上方时见雨花平”两句,通过“曲径”和“鸣磬”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僧侣修行的生活场景,同时“雨花平”一词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禅意融合,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经传空谷青莲净,锡响深山白鹤惊”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以“空谷青莲”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而“锡响”与“白鹤惊”则形成对比,既表现了修行者的宁静,也暗示了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觉醒。
最后一句“今日支公听讲法,浮生转觉悟无生”点明了主题,通过引用支公的故事,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与领悟,同时也揭示了生命本质的思考——从“浮生”到“觉悟无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佛教智慧的崇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