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虚上人兰若

疏林秋色满江城,古寺松杉带晚晴。

曲径只闻鸣磬度,上方时见雨花平。

经传空谷青莲净,锡响深山白鹤惊。

今日支公听讲法,浮生转觉悟无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山林图景。首句“疏林秋色满江城”,以“疏林”点出季节与环境,秋色弥漫于江城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古寺松杉带晚晴”一句,将视线引向一处古寺,松杉在晚霞的映照下更显苍翠,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曲径只闻鸣磬度,上方时见雨花平”两句,通过“曲径”和“鸣磬”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僧侣修行的生活场景,同时“雨花平”一词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禅意融合,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经传空谷青莲净,锡响深山白鹤惊”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以“空谷青莲”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而“锡响”与“白鹤惊”则形成对比,既表现了修行者的宁静,也暗示了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觉醒。

最后一句“今日支公听讲法,浮生转觉悟无生”点明了主题,通过引用支公的故事,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与领悟,同时也揭示了生命本质的思考——从“浮生”到“觉悟无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佛教智慧的崇敬与向往。

收录诗词(11)

秦叔豹(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谈思永复惠山唐张祜题诗小洞二首(其一)

篮舆高驾偶登临,怀古悲歌思不禁。

泉出洞天开寂寞,阶蟠云树入阴森。

青山已复词人咏,白雪常留过客吟。

后夜月明孤鹤泪,为君千载觅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谈思永复惠山唐张祜题诗小洞二首(其二)

普利当年洞竹深,一经题壁出岩阴。

岂知山色仍虚幌,不复泉声入暮琴。

池馆有灵招胜赏,楼台无恙忆前吟。

即今小立莎阶处,依旧疏钟出远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过范蠡湖

极目湖光镜里天,枫丹芦白思茫然。

君王乌喙良弓尽,臣妾蛾眉一舸迁。

山寺云归低酒幌,水村日上淡炊烟。

自来智士成功退,何必临流旧恨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思家

夏日既苦长,夏夜何悠悠。

岂伊时序乖,客子心多愁。

当窗明月光,恍若曙影流。

披衣出中庭,星悬屋角头。

言念高堂亲,深居在层楼。

忽望阴云生,思子尚北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