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万山逶迤起彭泽,齐驱拥立江东隅。

水西平地旷千里,惟此一峰高且孤。

气严势峭郁独立,意不与彼为朋徒。

夹水对峙寡当众,众色愧惨惊顽粗。

天公结融若有意,以此壮我淮甸无。

青天长剑倚千丈,碧玉大笋巍一株。

古今画工昩好恶,峨眉雁荡争为图。

方言讹传楚俗鬼,立庙更以孤为姑。

我行不暇谕父老,正是北风吹舳舻。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小孤山》是宋代诗人刘摰的一首佳作,通过对小孤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邃的人文内涵。

首先,诗中以“万山逶迤起彭泽,齐驱拥立江东隅”开篇,描绘了小孤山所在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它位于众多山脉之中,却独自挺立于长江之畔,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势与孤独感。接着,“水西平地旷千里,惟此一峰高且孤”,进一步强调了小孤山在广阔平原上的独特地位,它如同一座孤峰,高耸入云,独树一帜。

“气严势峭郁独立,意不与彼为朋徒”,通过“气严势峭”描绘了小孤山的峻峭与威严,它独立于天地之间,不与周围的山峦为伍,彰显出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风貌。接下来,“夹水对峙寡当众,众色愧惨惊顽粗”,通过对比,突出了小孤山的高洁与不凡,它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叹为观止。

“天公结融若有意,以此壮我淮甸无”,诗人借天公之意,赞美小孤山的雄伟壮观,它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为淮甸地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采。随后,“青天长剑倚千丈,碧玉大笋巍一株”,运用比喻手法,将小孤山比作青天中的长剑和碧玉中的大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其挺拔的姿态和清秀的风姿。

“古今画工昩好恶,峨眉雁荡争为图”,表达了对小孤山独特魅力的认可,认为即使是古代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它的精髓,只能通过描绘其他名山来表达对它的敬仰之情。最后,“方言讹传楚俗鬼,立庙更以孤为姑”,揭示了小孤山在民间信仰中的特殊地位,人们将其视为守护神,并建立了庙宇供奉,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小孤山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人文情怀和社会背景,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

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

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

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

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

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

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

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

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

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

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

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

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

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

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

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

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

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

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

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

东南溪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

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

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

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

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形式: 古风

代书寄文莹道人

白云孤起飞杳冥,光如片玉轻如冰。

出山归山两何意,行止偶然无滞凝。

故人浮舟数百里,得得访我湘江棱。

二十年间四相遇,童颠疏鬓霜各增。

寒斋笑语极微妙,共以身世均鴳鹏。

瞥然去矣不我告,振锡忽借南风乘。

聊一徘徊驻衡岳,遂能放意穷临登。

崔嵬老骸不知倦,软舆蜡屐勤跻升。

穷岩险谷访秘怪,往往清啸猿鸟惊。

长泉落石响寒玉,故意写在朱丝绳。

仰挥云烟敛羽翼,俯听誉毁真蚊蝇。

书来所说谓如此,而惜携手无友朋。

又云吾庐已堪睡,况彼城市尤足憎。

意若欺我在迁谪,故以胜事用夸矜。

嗟如予者安足道,进退大计两未能。

平生雅志在林壑,误落世纷亲缴矰。

悲吟黄鹄慕越客,谢病高居思茂陵。

羡子徜徉类云鹤,顾我拘窘如韝鹰。

故应题诗遍崖壁,曷若寄我勤缄縢。

山童痴立索书去,写此安足倾愁膺。

形式: 古风

春日述怀

祥风灵雨过二月,陈根新种苗争抽。

早蚕生齐渐如蚁,温饱指此无岁忧。

春酒未尽社已过,节物又近清明头。

茜裙缬袖事来往,方盘小榼相饷酬。

田家之乐世皆慕,贵仕难去贱易谋。

行矣请谢茂陵病,一廛一耒归先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崔仲岳鹤舟

绿髯满颔光且修,紫石双眼寒铓浮。

茫然襟韵自轩豁,见于声貌非懦柔。

昔随群众退礼部,归来便作沧浪游。

笑买渔艇出巧思,饰以丹白名鹤舟。

长须赤脚分相与,鲈鱼美酒他何求。

高吟清风洞庭晚,一笛明月吴江秋。

白云无心伴疏散,丹经有诀穷秘幽。

志非谤国慕处士,性欲避俗追浮丘。

不山不渊隐无迹,时时飞棹来皇州。

保康桥前舣清梦,峨冠烂醉都城楼。

胸中有物齐出处,天下无方随去留。

太平取士有阶陛,几人年少能公侯。

公侯未有君所乐,一时外物为赘疣。

束之簪绅岂其性,轧以利害仍相矛。

媕婀稻粱效鸡骛,驰逐膻秽争蚍蜉。

相逢感慨慕黄鹄,嗟我方以斗禄囚。

贱官绶蓝谁不尔,应书随俗卑可羞。

鹤舟之乐慎勿弃,劝君起者非良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