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景建道州听读

晚节伤弓未足怜,江湖因此累诸贤。

名标宇宙千年在,事属朝廷万口传。

湘水有情空引些,舂陵无事早归田。

多年浪说飞升谶,不拟如今尚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晚年因伤弓而自感遗憾,却未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反而连累了众多贤人。
他的名声永载史册,事迹被万人传颂。
湘江水深情地流淌,仿佛在诉说他的故事,但他早已回到舂陵田园。
多年来人们谈论他的飞升预言,但现在看来,他并未真正离开,仍然默默无闻。

注释

晚节:晚年。
伤弓:因伤弓而自感。
未足怜:未能得到同情。
江湖:指社会。
累:连累。
诸贤:众多贤人。
名标:名声永载。
宇宙:指历史。
千年在:永存。
事属:事迹属于。
朝廷:官府。
万口传:万人传颂。
湘水:湘江。
有情:深情。
空引些:仿佛诉说。
舂陵:地名,此处指诗人故乡。
归田:回归田园。
多年:多年以来。
浪说:随意谈论。
飞升谶:飞升的预言。
悄然:默默无声。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感情回顾往昔,哀叹自己年迈力衰,如同弓箭不再充满气力。这种感慨之情,不仅是个人遭遇,更是江湖世事所累及的一切贤才。尽管诗人名声传遍宇宙,历经千年,但其关乎朝廷大事的种种牵绊,却仍旧被万口传颂。

湘江水流带有情感,似乎在空自引导着诗人的思绪。而对于舂陵之地,诗人却希望无任何事情发生,早些归隐田园。多年来,一直有飞升成仙的谶言,但如今诗人并未追求那些超凡脱俗的事,而是保持着一份平和宁静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于功名与淡泊明志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归隐田园、远离尘世的一种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个人命运与历史大潮之间的关系。

收录诗词(7)

李自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麻姑山作

小小茅檐下,清吟对此君。

溪深春涨雨,山阔夜藏云。

地湿松花冷,天晴树色分。

敲门寻道士,鸡犬隔篱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南康县山寺

绝无常住只随缘,石榻焚香向佛前。

风折碧梧能几日,鹤巢白塔已多年。

无人去刬阶边草,有客来探井底泉。

休笑空门长寂寂,近时地上也流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夏旅况

南山北山雨濛濛,锁断翡翠千万重。

茅檐剥啄鸟未散,练带野水来相冲。

土阶莎草如箭镞,冷透筼筜清入骨。

雷公挟斧渡长河,抛掷牟尼三百斛。

一身蒲柳寄天涯,白云何处栽胡麻。

江湖夏潦鱼鳖乱,锦袍夜月乘仙槎。

形式: 古风

筼筜万个黄雀每栖息其上一昔风雨飒至忽闻有杀声呼童视之乃鼩啮也故为之赋黄头雀

黄头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云路邈。

东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惊呼俦。

牛羊上山鸡犬睡,翩跹蹙步来相求。

日斜深堑有罗网,投宿青冥依筱荡。

沙鸣羊角转峥嵘,蹴踏虬枝犹倔强。

谁知檐下息尔躯,夜半沥血逢精鼩。

唇焦舌烂救不得,一缕性命才须臾。

君不见螳螂捕蝉上高树,企足昂头忘反顾。

人生吞噬更可怜,腊月未穷谁悔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