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夜试院赋呈李荫墀唐春卿二尚书

一笑重来选佛场,冬烘换得满头霜。

横流无地容刍狗,古道何人惜饩羊?

旧侣贞元犹作健,遗音正始末全亡。

他年追忆还疑梦,官烛花残月半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四月二十夜试院赋呈李荫墀唐春卿二尚书》。诗中描绘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一笑重来选佛场,冬烘换得满头霜”以幽默的笔触,描述了诗人再次踏入考场,如同步入佛场,而岁月的痕迹已在他头上留下白霜。这里巧妙地将科举考场比作佛场,暗示了科举考试在当时社会中的神圣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沧桑的感慨。

颔联“横流无地容刍狗,古道何人惜饩羊?”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横流”比喻社会风气的败坏,“刍狗”和“饩羊”分别出自《庄子》和《左传》,原意为祭祀时用的草狗和活羊,此处借指被忽视或轻视的事物。诗人感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消失,无人珍惜。

颈联“旧侣贞元犹作健,遗音正始末全亡。”转而回忆往昔,赞美昔日同窗好友虽历经岁月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同时惋惜那些代表正统文化的声音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

尾联“他年追忆还疑梦,官烛花残月半廊。”以梦境般的语调收尾,预示着未来回首今日之时,可能会对这段经历感到恍如隔世。官烛象征着权力与权威,其“花残”暗示着权力的衰落,而“月半廊”则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和感慨。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文忠师画山水小帆同年属题

圣母贤王造两朝,个臣风烈屹云霄。

江河世局非难挽,箕尾忠魂不可招。

大事能无韩魏国,中枢谁复李文饶?

白头弟子披遗墨,相对苍茫泪似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十刹海酒楼望水南张文襄宅后旧种白莲

凭栏又过观莲节,隔著红莲见白莲。

欲起种莲人一问,明年花可似今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何润夫云山别墅春宴图云山别墅者三晋朝士淀园直庐祁文端所题额庚寅辛卯间文恪与其乡人欲规复之择地下斜街筑屋种树润夫实董其役庚子燬后重构今且十年予既谂废兴之由益感念文恪为赋长句

西山对酒如列眉,天然一坞花绕之。

种花成阴人老矣,坐阅尘劫欢滋悲。

我来突兀诧壮观,此墅何减蒹葭簃。

晋阳耆旧昔经始,题榜实取文端遗。

淀园水木夙在眼,卜筑最有斜街宜。

落成文恪尚一至,宁料兵火曾未期?

支扶涂塈又十载,花竹语笑还平时。

君閒好客辄泥饮,客去独对山支颐。

白衣苍狗故见惯,陵谷绝倒愚公移。

斜阳挂树怪我至,酒徒垆下当招谁?

相门每过脸必泫,香火矧忆亭林祠。

此身安归且取醉,秋至相戒休为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再叠前韵答瑞臣

竿木何堪溷戏场?丰钟感气故知霜。

狂歌亦自怜衰凤,瞑坐从人笑哑羊。

得就论文观正变,敢云学易悟存亡?

与君世旧交偏晚,望作夔龙赞舜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