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二林寺(其三)

游人多入东林寺,将谓西林景不如。

我策短筇行半日,水声松韵更清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东西二林寺的经历与感受。首句“游人多入东林寺”,点明了东林寺的热闹与游客众多,暗示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接着,“将谓西林景不如”一句,通过对比手法,预设了一个观点——人们可能认为东林寺的景色更胜一筹,从而引出下文对西林寺的独特魅力的发现。

“我策短筇行半日”,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亲自踏足西林寺,用“短筇”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他轻装简行的状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这里的“半日”不仅指时间的长短,也暗含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与忘我。

最后一句“水声松韵更清虚”,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描绘了西林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通过“水声”与“松韵”的交织,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里的“清虚”二字,既是对声音的形容,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投射,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岭(其一)

山河四塞限中原,篱落而今不复存。

豺虎昼行何日息,但馀征戍满荒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千秋岭(其二)

吴越江南绝壁间,可怜争国似蜗蛮。

百年父老陶王化,尚记流传一醉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其一)

国难更频岁,边尘动四溟。

豺狼饱吞噬,天地失清宁。

黄屋无安所,霜笳不忍听。

使臣归路阻,恸绝鬓星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其二)

朝廷归叛将,关塞失签军。

铜马犹逋命,沙虫亦占群。

上心存庙略,兵气乱天文。

谁挽斜河水,通宵洗赤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