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其八)洞庭秋月

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

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杨基的《潇湘八景(其八)洞庭秋月》描绘了湘江秋夜的静美景象。"湘水秋更清",寥寥数语便展现出湘江在秋季的清澈,仿佛能映照出天空的高远。"湘月秋更白",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皎洁,与清波相互辉映,使得水与月的颜色交融,难以分辨,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

"光辉一相荡",通过动态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水月交相辉映的动态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宁静的光辉所笼罩。最后,"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引入了人间的声响——洞箫声,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淡淡思乡之情,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畔秋夜的宁静与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人情世故的微妙触及。

收录诗词(36)

杨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三夏故城二首(其一)

寒树无柔柯,秋草有劲叶。

原空鹘孤骞,山晚云万叠。

登高得平旷,人马皆意惬。

思挽角胎弓,相从雁门猎。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登三夏故城二首(其二)

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形式: 古风

金陵对雪用苏长公聚星堂禁体韵

黄云冻凝不成叶,十载江南无此雪。

朱帘十二晓开齐,正值千山鸟飞绝。

墙腰檐角危欲堕,竹顶松梢重将折。

偏来舞殿斗轻盈,忽上金钗易消灭。

谁家沉火吹笙坐,着处银瓶呵手掣。

脂凝香靥罢晨妆,脸晕微涡散春缬。

带雨欲拈仍作片,因风误触俄成屑。

渔蓑向晚画难工,歌楼未晓光盈瞥。

怪事休惊越犬吠,丰年每信吴侬说。

欲和东坡白战诗,冰满霜毫砚如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听老京妓宜时秀歌慢曲

春云阴阴围绣幄,梨花风紧罗衣薄。

白头官妓近前歌,一曲才终泪先落。

收泪从容说姓名,十三歌学郭芳卿。

先皇最爱芳卿唱,五凤楼前乐太平。

鼎湖龙去红妆委,此曲宜歌到人耳。

潜向东风作慢腔,梨园不信芳卿死。

从此京华独擅场,时人争识杜韦娘。

芙蓉秋水黄金殿,芍药春屏白玉堂。

风尘回首江南老,衰鬓如丝颜色槁。

深叹无人听此词,纵能来听知音少。

说罢重歌尔莫辞,我非徒听更能知。

樽前多少新翻调,一度相思一皱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