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松树的颜色不愿显出秋天的凋零,它的质地坚韧不会变得柔软。
登山一定要走正道,喝水必须直接饮用不拐弯。
请白鹤代为传递书信,希望云朵能变成衣服和皮袄。
仙境村落虽然看似遥远,但不要因此错过邀请朋友共游的机会。

注释

松色:指松树在秋季保持翠绿的颜色,象征坚韧不屈。
玉性:比喻松树的坚硬质地,如玉般不易弯曲。
正路:比喻正确的道路或原则。
直流:直接流过,不曲折。
倩鹤:请托鹤鸟。
书信:指书信传递。
索云:请求云朵。
衣裘:衣物,这里比喻云的洁白。
仙村:指仙境般的村庄。
枉策:枉然的策马,表示距离虽远。
交游:交往,结交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景仰,以及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颂。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这两句通过松树和玉石比喻阮芳颜上人坚贞不屈、品德高洁的性格。松树常绿,不随季节而变;玉石坚硬,不可弯曲。这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朋友道德操守和内在品质的尊重。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这两句则是从自然景观中汲取教训,强调了行为的正直与纯净。这既可以理解为对友人的期许,也可视作诗人自我修养的体现。在古代文化中,登山饮水往往象征着向道的追求和心灵的洗涤。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送别时的情感。倩鹤即是仙鹤,是传递信息、联络心意的象征;索云作衣裘,则是在比喻中寄托着无限的情谊和深厚的情感。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归隐山林生活的美好祝愿。“仙村”指的是山中清幽、如同仙境的地方;“枉策”即是不必要的计谋或努力,这里用来表达无需多费心思,便可邀约朋友交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山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尊崇。这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篇美化自然、赞颂友人品格的诗歌。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送从弟郢东归

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

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

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群动。

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

形式: 古风

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

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

山浓翠滴洒,水折珠摧残。

溪镜不隐发,树衣长遇寒。

风猿虚空飞,月狖叫啸酸。

信此神仙路,岂为时俗安。

煮金阴阳火,囚怪星宿坛。

花发我未识,玉生忽丛攒。

蓬莱浮荡漾,非道相从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仲宣领骑射,结束皆少年。

匹马黄河岸,射雕清霜天。

旌旗防日北,道路上云巅。

古雪无销铄,新冰有堆填。

清溪徒耸诮,白璧自招贤。

岂比重恩者,闭门方独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卢郎中汀

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

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

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

太华天上开,其下车辙流。

县街无尘土,过客多淹留。

坐饮孤驿酒,行思独山游。

逸关岚气明,照渭空漪浮。

玉珂摆新欢,声与鸾凤俦。

朝谒大家事,唯余去无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