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卖却私盐一舸回,天教壮士果安排。
子胥流向江南去,我独仓皇夜走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真州杂赋(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卖却私盐一舸回,天教壮士果安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商人或是 壮士在完成了私自贩卖食盐后返回的情景,其中“天教”指的是自然规律或天意,这里用来强调这些壮士的行为似乎得到了天然法则的肯定,展现出一种顺应天命、遵循自然之道的态度。
“子胥流向江南去,我独仓皇夜走淮。” 这两句诗中,“子胥”指的是古代楚国的臣子胥,使其成为一个地理标志,代表着长江流域。诗人通过自比子胥,说自己与众不同,独自一人仓皇逃亡。在夜幕下仓促渡过淮河,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叹息,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动荡和战乱的背景。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面对历史变迁的无力感。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个人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寄寓着作者对正义与勇敢者的渴望。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聚观夹道捲红楼,夺得南朝一状头。
将谓燕人骑屋看,而今马首向真州。
我作朱金沙上游,诸君冠盖渡瓜洲。
淮云一片不相隔,南北死生分路头。
便把长江作界河,负舟半夜溯烟波。
明朝方觉田文去,追骑如云可柰何。
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真阳。
山川莫道非吾土,一见衣冠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