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岁除

残灯明灭照头颅,八十三龄过隙虚。

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

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

独有梅花堪慰藉,春风消息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壬子岁除》。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年岁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首句“残灯明灭照头颅”,以昏暗的灯光映照着诗人苍老的头颅,营造出一种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氛围。接着,“八十三龄过隙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已经度过了八十三个春秋的感慨,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如同白驹过隙。

“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回忆,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接下来,“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与贫困时的豁达与乐观,他深知无法回报他人的恩宠,但庆幸自己能够传承家族的文化与知识,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最后,“独有梅花堪慰藉,春风消息定何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向往,梅花在严冬中绽放,给诗人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而春风的消息则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变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癸丑元旦

咿喔邻鸡过短垣,起看曙色拂尘冠。

升平满目新颁朔,日月无穷又履端。

短发萧疏霜叶脱,壮心零落晓灯残。

从前卉物冰霜尽,一树梅花独耐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夜泊南浔

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

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

百年云水原无定,一笑江湖本浪游。

赖是故人同旅宿,清樽相对散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泊杨庄

碧云微敛四山苍,晚泊孤舟对夕阳。

店舍寂寥斜带水,人家篱落尽栽桑。

风烟入望知何处,鸡犬相闻自一乡。

正自旅怀眠不得,数声渔唱起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胡柏泉

当日筹边事最更,曾看疏草识高名。

旋收书札浑如面,未及交欢已有情。

塞上底须论马失,周南空复著书成。

遥知西涧春潮急,野渡孤舟尽日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