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群玉集(其二)

捐玦江头弄钓舟,兰花杜若满芳洲。

如何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在江边丢下玉玦,独自摆弄钓鱼舟。
兰花和杜若盛开,装点着整个芳香的水洲。

注释

捐玦:丢弃玉玦,可能象征着放下过去的某种情感或责任。
江头:江边。
弄钓舟:摆弄钓鱼船,可能指悠闲的垂钓生活。
兰花:高雅的花卉,常象征高洁的品格。
杜若:一种香草,也象征高雅或清逸。
满芳洲:遍布芳香的水中小岛。
如何:为何,表示惊讶或不解。
才子:有才华的人。
骚思:忧国忧民的情感,此处可能指文学创作中的激昂情绪。
只咏:仅限于歌咏。
蔷薇:美丽的花朵,常被用来象征爱情或纯洁。
石榴:果实饱满,寓意多子多福,也可能象征热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读李群玉集(其二)》。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入浅出的鉴赏能力和对前人文学成就的尊崇。

"捐玦江头弄钓舟,兰花杜若满芳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捐玦”指的是月牙儿,即新月,“江头”则是江边的地方。这里使用了“弄钓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而“兰花杜若满芳洲”,通过鲜明的植物形象,展现了一片繁盛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兰花”和“杜若”都是高洁芬芳的植物,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如何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感慨和对前代文学巨匠的怀念。“才子”通常指有才能或文采的年轻人,“无骚思”意味着没有忧愁或深沉的思想。而“只咏蔷薇与石榴”,则表明诗人对于那些平凡而不起眼的题材也能发挥其文学才华,展现出对前代文学的尊重和继承。这里的“蔷薇”和“石榴”都是普通植物,但在诗中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精神境界的文学理念。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萍乡和王尧章韵

征衲无人补旧绵,萧条客枕楚萍边。

拨残石炭西窗冷,却忆山家榾柮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萍乡病渴

犬子无从典鹔鹴,荒村忍渴望潇湘。

楚王萍实甜如蜜,不许诗人取次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演教寺吊楼居朱漕(其一)

罗带江头蜕绣衣,人归香草谢家池。

祇今玉树埋何处,惆怅僧房认得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演教寺吊楼居朱漕(其二)

穿冢难酬地下知,逢人多说项斯诗。

今朝痛洒西州泪,万里梅花欲放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